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堡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堡茶Liupu tea

条形黑茶之一。毛茶为粗长条形, 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乡、贺县、恭城、富县、钟山等县。六堡茶品质特点有槟榔香, 茶汤深红浓, 味陈和适口。叶条粘结成块, 间有黄色菌类孢子。成品茶分1~5级。六堡茶以陈茶为优, 越陈越受消费者欢迎。
制法分鲜叶加工和毛茶加工。鲜叶加工为以一芽二、三叶或一芽三、四叶的鲜叶, 经杀青、揉捻、沤堆、复揉、干燥等工序。杀青、揉捻与其它黑茶做法基本相同。沤堆是形成六堡茶品质的重要过程, 用箩筐盛叶(每筐25千克左右)进行沤堆, 一般堆高30~50厘米。堆温应控制好, 中间倒(扒)堆一、二次, 堆温过高, 容易烧堆。沤堆时间一般为10~15小时, 当叶色由青黄变为深黄带褐色、出现粘汁、发出醇香, 即为沤堆适度。复揉前低温烘一次, 复揉时间为5~6分钟。复揉后进行干燥, 用松柴明火烘焙 (也可用七星灶烘)。毛火温度为80~90℃, 摊叶厚3~4厘米。勤扒(翻)快烘(每隔5~6分钟扒一次), 使茶条受热均匀,吸附松烟味好。烘到六、七成干下焙摊放后, 再复焙(足火), 烘温为60~70℃, 烘干为止。
毛茶加工为毛茶经筛制、拼配成半成品茶后蒸制。蒸前是否潮水(喷水, 增加湿度),视半成品干度而定。蒸1~1.5分钟后略加摊放,进行沤堆。堆高为0.6~1米左右, 视茶叶级别而定。沤堆时间短则10余天, 长则20多天。沤堆过程中, 注意保暖、控制温湿度。中间翻拌一次。待茶叶色泽转为红褐、发出醇香为适度。也有采用高温快速沤堆法,蒸叶不摊放沤堆,堆温60~70℃,经16~18小时后可获得色泽红褐和醇香的要求。复蒸包装,将初蒸沤堆叶(半成品)再行复蒸一分钟左右, 蒸温100℃, 蒸后稍加摊放, 叶温降至80℃以下即可装篓。用机压实, 边紧中松, 每篓分三层装压,加盖缝口。即为成品茶。每篓重30~50千克, 包装的成品茶需凉置降温去水, 约经6~7天凉置, 篓内叶温下降到与室温一样, 方可进仓堆放陈化。茶叶初入仓时, 要密闭门窗, 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85%左右, 两个月后, 汤色达到红浓, 再打开窗门, 使空气流通,逐渐降低茶叶含水量。约经半年左右, 便形成了六堡茶的红、浓、醇、陈的品质特点。若茶表面出现“金花” (即金黄色的“霉菌”), 品质最佳。

六堡茶

黑茶类的一种篓装商品茶。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贺县、恭城、钟山,广东省肇庆、高要、云浮、罗定等县,以苍梧县六堡乡所产品质最佳,故名。产制历史已逾千年。外形条索粗壮完整,色泽黑褐光润,汤色紫红,味陈醇,有松烟气,似槟榔味;耐久藏,能消暑退热,陈化茶有较好的药效。鲜叶经杀青、揉捻、堆积发酵、柴火烘干成毛茶,再经蒸压后倒入特制的竹篓中风干后出售。主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和港澳地区。

六堡茶

272 六堡茶

属黑茶类,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乡。为清代名茶。六堡茶香气醇陈,味浓甘和,汤色红亮,叶红中带黑而有光泽,干茶褐色成块,有槟榔香味。六堡茶经初制、精制、蒸筑与陈化等过程制成。该茶越陈越好,陈年六堡茶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六堡茶畅销于东南亚一带和港澳地区,深受华侨欢迎。

☚ 白毫银针   普洱茶 ☛

六堡茶

黑茶类。产于广西苍梧六堡乡。黑毛茶筛制成半成品,经初蒸渥堆、复蒸压篓、晾置陈化后入仓于阴凉潮湿处,经半月左右便有红、浓、陈、醇的特点。如茶面有“金花”则更佳。此茶不忌陈味,越陈越好。

六堡茶

六堡茶

因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而得名。其特色是:色泽黑褐有光泽,汤色红亮呈琥珀色,滋味醇厚有松烟味和槟榔味,具有红、浓、醇、陈的特点,有清凉去暑的功效。经过蒸制,踩篓陈化后远销香港和南洋一带。

☚ 凌云白毛茶   西山茶 ☛
000016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4: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