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幅员面积11 526平方千米。东和东北与保山地区腾冲、龙陵县相邻,南、西南和西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503.8千米。全州5县市除梁河县外,其余4县市都在国境线上。德宏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块宝地,全国傣族人口的1/3,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人口的十之八九聚居在这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已成为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口岸。
“德宏”一词是傣语译音,起名于1953年,傣语“德”为下面,“宏”为怒江,“德宏”即意为怒江下游的地方。1953年7月,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建立,1956年5月,改自治区为自治州。同年,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亲临德宏州首府芒市参加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与缅甸联邦总理吴巴瑞等一行共同协商划定中缅两国(德宏段)界线。1999年,德宏州辖3县2市(即梁河、盈江、陇川县和潞西、瑞丽市),65个乡(镇),341个行政村(办事处),3 69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州府设在潞西市。
德宏州是以傣族、景颇族为主体,并有阿昌、德昂、傈僳等少数民族的多民族自治州。1999年全州总人口100.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2.4万人,占总人口的81.7%;少数民族人口52.25万人,占总人口的51.7%。
德宏州地处横断山脉南延地带,地势北高南低,一般海拔800~2 000米,最高海拔3 400米,最低海拔210米。整个地形地貌呈山脉、河谷、盆坝相间,平行排列。州内有1平方千米以上坝子36个,占全州面积的11.4%,其中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盈江、陇川、瑞丽、芒市和遮放5个坝子。主要河流有大盈江、瑞丽江、怒江及芒市河、南宛河等。拥有水资源总量21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62.4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02万千瓦。
全州属南亚热带低纬度的季雨林型湿热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霜期短,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4~20℃。最高气温38.8℃,最低气温-2.1℃。年均积温6 400~7 300℃,年日照2 281~2 453小时,年降雨量1 400~1 800毫米,霜期一般为20天左右。热区面积占全州面积的64%,是云南省热带作物的主要产区之一。全州有耕地12.18万公顷,人均0.11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茶叶、橡胶,还有油料、油桐、油茶、花生、烟叶、南药、咖啡、香料等。德宏是我国最早种植橡胶的地区,早在1906年,盈江县民主人士刀安仁先生,从新加坡购橡胶苗8 000株植于盈江新城凤凰山下,至今尚存活一株,为中国珍贵的橡胶母树。全州森林覆盖率为33.8%。德宏地处祖国西南门户,自古就是大西南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素有“南方丝绸之路”之称。抗日战争期间修通的滇缅公路(现320国道,终端在瑞丽市)经潞西、畹町出境与中印公路交接,成为大西南的主要通道。中缅边贸源远流长,进口的主要是农副产品和玉石、木象等工艺品,出口的主要是日用工业品。
德宏有着浓郁的亚热带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州内各民族在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民居建筑、民族歌舞、民族节日、饮食习惯等方面各具特色。5个主体民族节日,集中展示了各民族的风格特点和文化习俗。傣族的“泼水节”、德昂族的“浇花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傈僳族的“阔时节”,都集各民族的文化艺术、民族歌舞、体育竞技和商贸交流为一体,风格各异,饱含丰富的民族风情韵味。
新中国成立后,德宏州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德宏州委、政府抓住改革开放机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速农村经济发展。

☚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改革农村经营体制,增大农业投入 ☛
000009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