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公私一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公私一律 公私一律即“公私一律平等纳税”的省略称谓。“公私一律平等纳税”是1952年12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施行新税制时,人民日报1952年12月31日社论中提及的新税制的一个重要原则。“公”是国营和合作社企业,“私”是私人企业。建国后,我国的税制大体是按照暂时沿用旧税制,部分废除,逐步整理的方针建立起来的。到1952年下半年,因五种经济成分不断改组,国营和合作社经济在商业领域已占了很大比重,使税收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1952年9月召开的全国财经工作会议决定修正税制。此后,由财政部提出了修正税制的具体方案,并经政务院12月26日召开的164次政务会议批准后在1952年12月31日的《人民日报》上公布。人民日报为了配合宣传新税制,发表了题为《努力推行修正了的税制》的社论。社论中提到“修正了的税制继续保持公私一律平等纳税的原则”,“依照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的通告,对于加工、调拨、代购或包销课税规定的修订,毫无疑问,这将是主要增加了国营商业及合作社的税收负担。同时,通告中又规定,今后取消合作社成立第一年免纳所得税及对合作社减征营业税百分之二十的优待。这样便使得国营商业,合作社与私商完全处在同等待遇下。“公私一律平等纳税”的提法及新税制,因不符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关于利用、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经济和国营经济是领导成分的政策,在1953年夏季的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受到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批评。毛泽东说:“公私一律平等”的新税制发展下去,势必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离开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向资本主义发展。”陈云在会议上指出:“公私一律平等的提法是错误的。因为国营商业和私营商业是不同性质的。公私不可以一律的”。从而及时纠正了“公私一律平等纳税”的提法和修正了的新税制而引起的波动。 ☚ 统收统支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