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哲学人类学
当代哲学人类学主要分支之一,也是后弗洛伊德主义在心理分析学领域中的主要代表。这派哲学家的共同信念是:传统的经验心理学需要哲学的帮助,才能取得满意的成果。他们十分重视经验方法同现象学等特殊的哲学方法的结合,并注重研究个体的心理状态。其主要理论观点是:人有一种内在特性,这种特性赋予人的生活以意义并指导人的正常生活。但是在外界环境的不断挑战之下,人又会形成一种应付挑战的自我构造。由于这种自我构造中含有非理性因素,有可能使个体失去认真选择反应方式的能力,而做出不负责任的选择。因此,个体的真实存在依赖于同正常文化传统的联系,以保持同其他存在物的真实对话,保持自己回答周围环境挑战的内在特性。
许多心理学哲学人类学者研究了性反常性格的结构特征,认为健康是全部生活能力的开放,而性反常性格所具有的“着迷的欲求”,使个体陷入紧张、片面、强迫的生活态度,扰乱了个体与他人和社会正常的“你——我”关系。他们的任务就是搞清自我构造中的非理性因素,排除“被扰乱的世界观”,使个体重新置于内在特性的制约之下。
主要代表人物有:宾斯旺格(L·Binswanger)、斯特劳斯(E·Straus)、鲍斯(M·Boss)、弗罗姆(E·Fr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