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支出控制
对公共支出进行控制,就是在界定公共支出范围的基础上,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共支出运行机制,控制公共支出的不合理增长,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率。虽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控制方法,同一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支出控制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一般而言,公共支出控制可通过以下方法得以实现:
1.公共支出总量控制
公共支出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政府财政活动规模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公共支出总量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进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把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服务,如高等教育、一部分基础产业等交由市场上的私人部门来提供,或者在这类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引入市场机制以提高其供给效率。这样既可以缓解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的供求矛盾,也可以减轻财政负担。(2) 调整支出渠道,硬化预算约束。根据统一、规范、预算可控制的原则,拓宽正常支出渠道,压缩不规范支出渠道。(3)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公共部门机构臃肿,人员膨胀是公共支出迅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控制支出,就必须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4)加强支出决策过程、支出使用效果,成本收益等公共支出研究,提高决策质量。(5)建立支出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制度,防止公共支出的随意性扩张。
2.公共支出比率控制
公共支出比率控制就是要求政府总支出不超过GDP或GNP的某一给定比率,或通过把政府支出增长率同经济增长率联系起来的办法控制支出的增长,比例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规定政府支出在某一比率区间浮动。把政府支出与GDP或GNP联系起来,既可以体现经济增长对支出的要求,又不至于使支出过度膨胀。
3.总收入及其结构控制
政府公共支出必须以一定的收入为基础,要控制公共支出增长,可通过控制政府的收入来源及其结构来实现。实行政府收入来源控制,对于控制公共支出增长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控制政府收入来源实现对公共支出增长的控制的关键是,要解决好收入与支出的协调问题,确定不同的收入来源用于不同的支出。税收收入是公共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过重的税收会加重企业和个人的负担,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数量上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在使用上也要有一定的划分。可以通过控制税收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进行控制。
债务是政府通过发行内债和外债筹措资金的一种方式,这一手段已为许多国家的政府普遍使用,一些国家的政府把它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对政府来讲,借债是要还本付息的,对于私人来说,政府向社会的借债,会减少私人资本数量,如果使用不当,将会产生对私人资本的“挤出效应”。同时,过量的债务负担将会引起通货膨胀。政府借债在数量上应有一定限度,要确定一个适当的债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向中央银行透支是一种完全没有物质保证的通货创造行为,其结果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私人资本受到严重腐蚀,资源配置扭曲。这一纯货币发行行为会产生恶劣的后果,在政府财政行为中应当受到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