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力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力论陈云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的国家经济建设规模应与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的理论。他指出: “适应还是不适应是经济稳定与不稳定的界限。我们这样一个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稳定极为重要,建设的规模超过国家财力和物力的可能,就是冒了,就会出现经济混乱; 两者合适,经济就稳定。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更容易些,因为物资多了,增加建设是比较容易的; 而财力、物力不够、把建设规模搞大了,要压下来就不那么容易,还会造成严重浪费。” 具体来讲,按国力论要求必须做到: 国力论 国力论theory of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陈云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的国家经济建设规模应与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的理论。他指出:“适应还是不适应是经济稳定与不稳定的界限。我们这样一个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稳定极为重要,建设的规模超过国家财力和物力的可能,就是冒了,就会出现经济混乱;两者合适,经济就稳定。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更容易些,因为物资多了,增加建设是比较容易的;而财力、物力不够、把建设规模搞大了,要压下来就不那么容易,还会造成严重浪费。”具体来讲,按国力论要求必须做到: ☚ 投资决策 凯恩斯投资理论 ☛ 国力论 国力论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解决供求平衡问题的理论概括。中国计划经济经常出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往往导致供给不足,欲速不达。陈云首先重视了这一问题的研究。基本内容有:(1) 计划安排原则应该是先保证生活必需品生产部门的最低限度的需要; 其次要保证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生产资料的需要; 剩余部分方可用于基本建设;(2) 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收支应保持统一平衡;(3) 人民购买力的提高,必须同可供消费资料的增长相适应; (4) 基本建设规模应有财力和物力的保证,而且不单要看当年的经济实力,还要瞻前顾后地统筹安排; (5) 经济建设规模应以农业发展的特点为基础。国力论虽然是在传统体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验,但基本思想是正确的。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贯彻国力论思想,需要在调控方式方面进行改革。 ☚ 国家财力 集中性国家财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