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研制成功镍/氢电池1978年秋,南开大学研制材料的张允什等和研制电池的周作祥等联合,在国内率先研究镍/氢化物二次电池。1979年列为市科委科研项目。1980年在国内第一个研制成功。1983年初,市科委组织对制备的5种贮氢材料和2种材料做成的小号与扣式镍/氢化物电池进行鉴定。1987年研究进入新阶段。“新型贮氢材料与化学电源”课题列入国家开始实施的“863”计划。“八五”期间,南开大学还与十八所、包头稀土研究院等组成“国家队”联合攻关,分别承担电池负极、正级及金属冶炼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1991年底,国家科委、教委等在京召开“863AA型镍/氢化物”鉴定会。该研究在稀土储氢合金负极材料组分、粉碎技术、合金粉表面处理、高性能正负极工艺及电池组装等关键技术方面均有创新。制成的AA型电池,标称容量≥1000毫安·时,循环寿命>500次,高倍放电与低温性能均优于当时国内外文献报道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