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八 营建中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八 营建中都

八 营建中都

元朝末年,在各地反元起义的高潮中,朱元璋的势力在淮西崛起。以后他经过十几年的南征北战,先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成为长江中下游一带势力最强的反元武装。
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国大明,建元洪武。同时,进行北伐。随着北伐军的节节胜利,建都问题提到议事日程。洪武元年(1368)8月初一,朱元璋下诏定应天为南京,大梁(今河南开封)为北京。第二天,北伐大军攻克元大都,元朝灭亡。急剧变化的政治形势,使朱元璋改变了原来的建都设想,由于开封久历战火,人烟稀少,经济凋敝,不宜作为都城,必须重新决策。洪武二年(1369)9月,他在群臣讨论的基础上,权衡利弊,认为临濠(即濠州,治凤阳)“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乃决定以临濠为中都。
临濠定为中都后,朱元璋即先后派遣以韩国公李善长、中山侯汤和为首的一批重臣回濠州负责营建中都,朱元璋还在凤阳设置“行工部”,置工部尚书和工部侍郎等官职,具体领导中都的营建工程。
中都城从洪武二年开始营建,至洪武八年(1375年)罢建,经过六年时间的紧张施工,基本初具规模。
中都城共分三部分:最里面的部分是“皇城”,中间部分是“禁垣”,外面部分是“外城”。中都城内外还分布着许多附属建筑:太庙、太社稷、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钟楼、鼓楼、方丘、圜丘、朝日坛、夕月坛、山川坛、中都城隍庙、开国功臣庙、历代帝王庙、中都国子监、会同馆、百万仓、苑囿、观星台、演武厅、校场、都察院、公馆、驿站、桥梁、牌场等。
中都皇城建在凤凰山主峰正南海拔三四十米的坡地上,呈长方形,周长3680米,其中东墙、西墙各长965米,南墙、北墙各长875米。皇城城墙高13.17米,女墙高1.98米,合计高度15.15米,墙底宽6.9米,顶宽6.4米,墙顶平如大道。皇城开四门:东称东华门,西称西华门,北称玄武门,南称午门。午门是皇城的正门,它有五个城门洞:正中三个券门,面向正南。西侧为左右掖门,东西相对。皇城四角皆有角楼。皇城外有护城河。皇城内的主要建筑有:奉天殿、文华殿、武英殿、奉天门等,和北京故宫、南京大内宫殿布局基本相同。
禁垣为不规则长方形城。东、西、南墙均为直线,北墙因建立在煤山的山坡上,顺从地势,故北墙为170度角的内折线。禁垣开四门。东称东安门,南称承天门,西称西安门,以上三门均有城楼;北称北安门,因该门建在煤山的山坡上,地势较高,故未建城门台基,仅在平地建门三楹。禁垣高2丈,周长为7670米。城墙为城砖砌成,质量坚固。
中都外城座落在海拔20米以上的高亢地上,它是一座以万岁山为中心的长方形城池。城内有三座山:凤凰山横贯中都城东西;独山居城东;凤凰嘴山居城西南,故使中都外城东南伸出一角,叫做“凤凰嘴”。中都外城周长30365米,其中东城墙长6170米,西城墙长7470米,南城墙长8965米,北城墙长7760米。城墙除东、北城墙各有一段砖墙外,其余全是土墙。按原先设计,每面城墙均开五门,后因罢建中都,便有三门未建,仅立九门。东面:朝阳门、独山门、长春门;南面:南左甲第门、洪武门、前右甲第门;西南:涂山门;北面:北左甲第门、后左甲第门(今称门台子)。中都外城于洪武七年筑土城,翌年开始砌砖,当年因罢建中都,停止砌砖工程。洪武三十年(1397),才分别修筑了上述九门。景泰五年(1454),明政府还对外城进行了最后一次修复。
中都城的建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宫殿所需木料,大多从四川采购,在当时的条件下,一根大木从产地运到凤阳,要花一万个工。建造大社稷坛时,为达到泥土颜色要黄、红、白、青、黑所谓“五方土”的要求,朱元璋下令工部向全国1300多个城池征集泥土,每郡县送土100斤。除此之外,还需大量的城砖、石料、琉璃瓦以及金、银、铜、铁等物资。另外还要从全国征调大量的劳力。据资料统计,参加营建中都的工匠约九万人、军士十四万人、民夫四五十万人、移民近二十万人,罪犯也有数万人,还有南方各省、府、州、县烧造城砖的夫匠、外地卫所烧造城砖的军匠及各地采运木料、石料、运输粮草及各种供给的役夫等,合计有百万之众。至于所费财力和物力,更是难以计数。
中都城在我国古都建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继承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历代王朝古都建筑的精华,并有所创新和发展。中都城的建筑,以对称为基本特点,它有一条南北向的中心轴,中心轴的最南端是中都外城洪武门。自南而北由如下建筑组成一条中轴线:洪武门、洪武街、大明门、凸字形广场、承天门、端门、外五龙桥、午门、内五龙桥、奉天门、正殿、后宫、玄武门、苑囿、煤山(凤凰山主峰)、北安门、中都城正北门(未建)。这条中心轴长7公里,中都城内的建筑物大多以此轴为中心东西对称。所以中都城布局十分合理,空间组织巧妙,都市规模系统完整。它是我国古建筑中最标准、最豪丽的都城之一,也是北京的母城,北京故宫的兰图就是仿照中都皇城布局设计出来的。而且中都城的质量也超过了南京、北京两城。
由于国都一般应定在地势重要、位置适中、交通方便、水源充足、资源丰富之地,而凤阳并不具备这些条件;也由于朝中以刘基为首的一批大臣一直反对营建中都;加之营建中都所需的巨大财力,也是刚建立的明王朝无法承担,所以洪武八年4月,在中都城即将告竣之时,朱元璋下令罢建中都,仍以南京为京师。在罢建中都后的几百年里,中都遭到严重破坏,以至很多建筑均堙没不存。

☚ 朱元璋崛起江淮   九 明末清初徽州的“奴变” ☛
000004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