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要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
这是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
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技术发展规律问题上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不同的社会制度、科学技术政策,其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规律是不同的。这就告诉我们,各国应根据自己的状况制定相应的科学技术政策、方针,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邓小平认为,20多年来,我党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应该承认,怎样科学地组织管理和领导好社会主义的科学事业,还有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而过去长时间存在的 “外行领导内行” 妨碍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改变这种情况,就很难取得大的成就,就不会有主动权。邓小平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时指出: “能不能把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地搞上去,关键在于我们党是不是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6页)其核心是 “善于领导” 四个字。实践证明,只有党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才能把握住科学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 才能组织多方面的力量联合攻关,完成复杂、综合和重大的科学技术任务;才能使科学技术队伍迅速健康地成长; 才能统一协调,把科技的发展纳入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轨道。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党协调、组织科学技术力量,使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谓 “黄金的时代”。然而 “文化大革命” 把这一切都葬送了。打倒 “四人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广大科技人员强烈渴望党对科学技术工作的正确领导。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及时地提出了党要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的问题。这反映和代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心愿。那么,怎样才是 “善于领导” 呢?
❶要坚持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的方针,即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鼓励我们自己的创造,但这不是要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而是要适当地引进技术和设备。
❷要抓好既有战略目标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❸要组织好科技队伍。邓小平说,在科技战线要建好两支队伍,即广泛开展群众性科学实践活动的群众性科技队伍和高水平的专业科技队伍。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尖兵。
❹要改善专业科研机构中党委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邓小平指出,各级领导既要学习马列主义,又要学习科学知识,变外行为内行,取得领导的发言权和主动权。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应当放手让所长、副所长分工去做。不论是党内的还是党外的专家,担负了行政职务,党委就应当支持他们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真正做到有职有权有责。”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8页)而且还必须 “广泛倾听有关科学技术人员的意见。对于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必须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自由的讨论。在科学技术工作中,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是使我们少犯错误、做好工作所必需的。这是我们科学研究机构党委实行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8页)那么党委主要抓什么呢? 主要是思想政治工作和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通过抓科研计划,把力量组织好,做好后勤工作,为科技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把科研搞上去。因此,衡量一个科研机构党委工作好坏的标准是: “出又多又好的科学技术成果,出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人才。”(《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7页)邓小平的这些论述,为我党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发展时期,加强党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了任务。对于抛弃形式主义,创造一个活跃的学术空气和良好的环境,调动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使科学技术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