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玩具名。清代中秋節應景泥塑。舊時京津一帶猶盛。因其兔頭人身,故名。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兔兒爺攤子》:“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搏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
兔兒爺
舊時北京中秋節貨賣的一種工藝品,以土摶製成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人家兒女祀而拜之。傳說月中有玉兔,故祀兔即拜月。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兔兒爺攤子》:“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有衣冠而張蓋者,有甲胄而帶纛旗者,有騎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餘。其餘匠藝工人無美不備,蓋亦謔而虐矣。”清·蔣士銓《京師樂府詞十六首·兔兒爺》:“月中不聞杵臼聲,搗藥使者功暫停。酬庸特許享時祭,摶泥範作千萬形。”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