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克里姆特《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克里姆特《吻》

克里姆特《吻》

在如同暗金色屏风的背景前,在朵朵小花盛开的草坪上,一对恋人正陶醉在爱的欢乐之中。男人紧紧搂住他心爱的女人在亲吻。女人仰起头,微闭着眼,一只手拢上来轻轻勾住情人的脖颈,双膝慢慢滑向草地。两人就这样彼此依偎在一起,从热吻中爱情获得了升华,双双飘向那神秘虚幻的世界……。裹在男人身上的宽大睡袍,装饰着长方形中间穿插波状纹的图案; 女人身上的薄衣,则以圆形纹饰为主。这些平面的、抽象的几何图形,无疑是 一种表示男女之爱的象征性符号,同时它绚烂的色彩,又把画面装点得金碧辉煌。这幅将人类的性爱视觉化的作品,是作者以人生不同阶段为主题的一系列寓意性绘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情爱的感伤背后,交织着生与死的矛盾; 透过繁复富丽的装饰,弥漫着梦幻的诗意——这就是生活在19世纪末颓废气氛中的克里姆特艺术的特色。


吻 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于1862年出生在维也纳。父亲是波希米亚人,是个金银匠,所以,后来克里姆特喜欢精致的黄金装饰风格,与此大概有点关系。
14岁的时候,他进入维也纳国立美术工艺学校,开始了将来能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学习生活。1882年初,他同弟弟埃尔斯特以及友人弗朗茨 · 马奇埃三人承接了莱辛贝克国立剧场的装饰工程,1886年至1888年,同样由他们三个人搭配,设计制做了维也纳的布鲁克剧场的装饰,这是克里姆特在维也纳最早的 一些正式设计活动。继而从1890年起,维也纳美术馆将大阶梯室的装饰工作委托给了他们三人,他们分担的是拱门两侧的三角楣和柱间部分。克里姆特画了11个人体形象,分别代表着美术史上不同的重要时代。其中有《15世纪的威尼斯》(侧面的总督)、《古代希腊》(塔纳格拉的少女、帕拉斯、雅典娜)等。
1897年,克里姆特与反对当时画坛上的保守倾向的一些朋友,结成分离派,并被推选为会长。自此以后,他独特的画风,愈来愈明显。
然而他大胆的新风格,也常常令人无法接受。例如为装饰维也纳大学礼堂所作的 《哲学》、《医学》、《法学》的寓意画,其裸体的表现就曾引起激烈的非难,以致成了政治问题,结果克里姆特只好退还制作费,重新买回作品,改变手法,加工完成,但这三部值得纪念的作品,却在1945年被烧毁了。
1905年,分离派内部发生分裂,克里姆特退出分离派,重新组建奥地利艺术家同盟,并继续活跃在许多展览会上。其作品除装饰性的以外,还有华丽的肖像画、色彩浓重的风景画和充满幻想的寓意画,从而在国际上博得很高的声誉。1918年2月6日,他因脑溢血去世,时年56岁。
19世纪末艺术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暗示、象征、寓意、幻想、装饰性。艺术家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将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写实地再现出来,而是进 一步探求深奥的神秘世界的表现。同时他们也没有忽略华丽富贵的装饰性。当然,在家具和装饰品等设计方面理应强调装饰趣味,然而在绘画和雕刻中,比再现对象更注重线条、色彩和形态的自由组合,这也是十分必要的。那时的艺术,可以说,一方面多采用官能性的象征手法;另一方面在整体构成上,又几乎已接近于抽象绘画。
☚ 土鲁斯·劳特累克《坐在客厅里的妓女》   蒙克《呐喊》 ☛
000032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