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元散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元散曲 元散曲元代的新诗体。当时亦称乐府或词,因为流行于北方,故又称北曲。它主要是在金代“俗谣俚曲”基础上形成的,形式上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一名叶儿,是独立的支曲,又有变体“带过曲”,由两三支同一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套数一名套曲,散套,由两支以上宫调相同、一韵到底的支曲联贯而成,一般都有煞调、尾声。散曲在用韵上可以平仄互押,韵脚可以复用,又可以使用衬字,语言上多用口语,形成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民间风格。因为散曲是通俗文学,作品散佚很多,据近人隋树森《全元散曲》辑录,今存212家的作品4310篇(包括小令和套数)。元曲的发展通常以大德末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著名作家有卢挚、姚燧、冯子振、张养浩等及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和卿等; 前一批人为名公权贵,作品风格偏于典雅,后一批人都是书会才人,作品成就高于前者,风格也多种多样。后期著名作家有张可久、乔吉、贯云石、睢景臣、刘时中等,他们多为潦倒文人,作品一般求工趋雅,讲究格调音律。张可久、乔吉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元散曲作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虽然多为叹世归隐、咏史写景及吟唱恋情之作,但这正反映了元代蒙受重压的知识分子愤世嫉俗、吊古伤怀、留连山水、敝展礼教的精神风貌。作为一种新的文艺形式,元散曲对后世诗歌、戏剧,说唱文学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 元杂剧 南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