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虚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虚咳

虚咳

虚咳是泛指脏腑虚损所造成的久咳。如五劳虚咳等;或指肺痨咳嗽,如劳嗽、疰嗽等。两者定义,广狭有殊,病因、治法不尽一致,但古代多将两者混称为虚劳咳嗽。其咳声怯而槁,先急后缓,或早甚,或暮甚,清痰少气而喘乏。
虚劳咳嗽出《诸病源候论》。《世医得效方》称劳嗽。《医学入门》称五劳虚咳。
病因病机
本证多因脏腑虚损,精气不足,肺金失养,而致清肃之令不行,久咳不愈,属因虚而咳。亦有久咳致虚者。咳常与虚劳证互相因果。《证治要诀·嗽证》:“劳嗽有久嗽成劳者,有因病劳久嗽者。” 治应互相参考。本条专述因虚而咳。至于肺痨咳嗽,又称疰嗽,则是痨瘵的一个突出症状。
辨证施治
可分以下七方面:
(1)气虚咳嗽:见《症因脉治》。症见面黄肌瘦,气怯神疲,吐痰清稀,饮食减少。病因劳役过度,肺气内伤;或饮食劳倦,中气有损,土不生金。治宜益气补肺。方用补肺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兼补气阴,可用五味黄芪散、生脉散、琼玉膏。
(2)血虚咳嗽;见《症因脉治》。症见盗汗,自汗,潮热,午后咳多,形体黑瘦,五心烦热,脉细弦。病因津血亏损,内热灼肺。治宜补肺养阴。方用人参清肺汤、百合固金汤。劳嗽肺热痰多,可用宁嗽膏或百花膏。肺胃阴虚,咳嗽食少,可用人参润肺丸。肺肾阴虚火燔,可用滋阴清化丸。若血虚挟湿痰,可用金水六君煎。血虚内热,可用归芍地黄汤,或海藏四物汤。气不生血致病,宜益气生血。
(3)五劳虚咳:见《医学入门》。病因损伤五脏精气,病及肺脏所致。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巳具载分型证候。可分为:
❶疲极伤肝咳:症见咳而左胁痛引少腹,治宜养血疏肝肃肺。方用加味逍遥散。兼痰热,加龙胆草、黄芩、竹茹。肝虚兼寒者,可用黄芪建中汤。
❷劳神伤心咳:症见咽干,咯血,烦热,自汗。治宜养心清火肃肺。方用劫劳散,或天王补心丹。
❸劳倦伤脾咳: 症见气短无力,中满腹胀,抡心痛,不欲食。治宜补脾益气以生金。方用调中益气汤,或补中益气汤。
❹叫呼伤肺咳: 症见咳而呕吐白沫,口燥声嘶。治宜润肺益气。方用润肺丸、人参润肺丸。
❺房劳伤肾咳:症见咳引腰背,或寒热喘满。治宜补肾滋肺。方用人参固本丸、家秘肝肾丸。真阳不足,可用八味丸。
(4)火郁嗽:劳嗽有因七情痰火内郁所致者。见《丹溪心法》:“劳嗽即火郁嗽”。病因痰郁火甚,阴虚津亏,肺金受刑。症见干咳久嗽,舌红脉数。治宜补阴清火化痰。方用四物汤加竹沥、姜汁、诃子、海石(童便浸)、香附、瓜蒌、青黛、杏仁、半夏曲之类,证治参见“热咳”条。
(5)午后嗽、黄昏嗽、夜嗽、夜半嗽:午后嗽、黄昏嗽,出《丹溪心法》。多属阴虚火浮于肺。治宜滋水养阴,不宜用凉药。可用都气丸加麦冬,敛而降之。
夜嗽出《万病回春》。多因肾虚火炎,治宜滋阴清热。可用滋阴清化丸、滋阴降火汤,或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天冬、贝母、橘红。
夜半嗽出《类证治裁》。多因阳火升动,治宜滋阴潜阳。可用六味地黄丸加牡蛎、淡菜之类涵养之。
(6) 咳嗽烦冤:出《内经》。病因肾虚气上逆。《医门法律·咳嗽》:“咳嗽烦冤,肾气之逆,亦为上下合邪,但浊阴之气上干,清浊为鬲盲遮蔽,任其烦冤,不能透出。” 病凡咳而烦热冤苦,牵引肺腹,俯仰不利,治宜补肾摄气。用六味地黄汤加五味子。或八味丸、安肾丸。
(7) 久咳嗽: 见《诸病源候论》。《素问·咳论》亦有:“五脏之久咳乃移之六腑,……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等记载。久咳嗽症状《外台秘要·积年久咳方廿一首》:“久咳嗽是连滞岁月,经久不差者也。”久咳嗽病因外感,内伤久郁,但流连既久,多属虚证,或虚中挟实。其虚或气虚、血虚、气血两虚,或肺虚、脾虚、肾虚、劳嗽等。并据其外感挟邪,或内伤气郁、火郁、痰郁、食郁、血瘀等分别施治。此外久咳也常致失音、气喘、水病等。
至于外感客邪已尽,肺气不敛,久咳不已,当用收敛之法,以镇咳收功。可用九仙散、人参款冬花散加减。
咳虽肺病,但内伤咳嗽,不独治肺,特别是虚劳咳嗽,应注意补肾。如《景岳全书》所说:“五脏之精,皆藏于肾,……所以,肺金之虚,多由肾水之涸,……凡治劳损咳嗽,必当壮水滋阴为主,庶肺气得充,嗽可渐愈。” “其有元阳下亏,生气不布,以致脾困于中,肺困于上,……证见虚寒咳嗽不已者,则不必治嗽,但补其阳而嗽自止。”

☚ 食咳   五脏诸咳 ☛
000090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6: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