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Ertong shaonian detiyu weisheng yaoqiu
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 儿童少年的身体形态、功能以及心理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根据这些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对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发育特点, 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注意以下体育卫生要求:
❶儿童少年骨骼承受压力和拉力的能力较差,容易弯曲变形。为防止其脊柱、胸廓、骨盆及下肢骨的变形,除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注意养成正确姿势外,还应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养成站、走、跑、跳的正确姿势。
❷有些运动项目,肢体的负重是非对抗性的,如乒乓球、羽毛球、投掷、跳高和跳远等。这就容易造成肢体发育不均衡。因此,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注意身体的全面锻炼。
❸儿童少年脊柱生理弯曲较小,缓冲能力较差,故不宜在坚硬的地面(水泥、沥青等)反复进行跑跳练习,否则,易引起下肢骨过早骨化或骺软骨损伤, 从而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要避免过多地做从高处跳下的练习,以防造成骨盆变形。
❹儿童少年不宜过早地从事力量练习。12—15岁时,肌肉的生长和力量增长较快,可采用较轻的负重练习来发展肌肉力量,但不易进行负荷过重、练习次数过多、时间过长的负重练习。
❺儿童少年关节活动幅度大、柔韧性好,宜进行柔韧性练习。但在体操、武术等项目中,如不注意发展腰背和腹肌力量,单纯进行脊柱过伸的静力练习,就容易引起椎体骺软骨损伤。在篮、排球运动中,不注意发展股四头肌力量,而过多做膝关节半蹲位发力练习, 使髌骨与股骨下端发生磨擦、撞击, 容易造成股骨下端骺软骨以及髌骨软骨损伤。儿童少年的关节牢固性差、容易发生关节韧带的损伤甚至关节脱位。所以,在进行关节柔韧性练习时,应避免采用被动的用力掰、压等手段。
根据儿童少年呼吸、循环系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注意以下体育卫生:
❶儿童少年呼呼、循环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虽与他们的发育水平相适应,但剧烈运动时的最大肺通气量和耗氧量及耐氧债能力都小于成年人。因此,安排运动量时,强度可稍大一些,密度要小,间歇次数要多一些,练习时间不宜过长。13—14岁以后,循环系统功能逐渐接近于成人, 可以承受较大运动量的训练, 但也应注意遵循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
❷避免做过多的屏气、倒立和背桥等练习,因为这些练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❸在运动中应根据动作结构、节奏及用力情况掌握适宜的呼吸方法。
根据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 在体育运动中应注意以下体育卫生:
❶体育活动的内容要生动活泼,形式要多样化。
❷由于儿童少年第二信号系统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教育中应多采用直观教学法,用简练、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也应注意培养其思维能力,促进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
❸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分析综合和协调能力较差,加之小肌肉群发育较迟,因此,不易做过于复杂、精细的技术动作。
儿童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必须贯彻全面身体发展的原则,不应过早进行太多的专项训练。早期专项训练的适宜年龄应根据项目特点和儿童少年身体发育的具体情况而定, 即是适时地进行早期专项训练, 也要注意身体的全面发展和医务监督。不应过早地要求儿童少年创造出好成绩,不宜过多地参加正式比赛,以免造成过度紧张。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器械必须符合儿童少年的身体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