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儿童少年死亡率及死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儿童少年死亡率及死因

儿童少年死亡率及死因

儿童少年死亡率是指从出生到发育成熟为止各年龄组每年每千名儿童少年的死亡人数。儿童少年死亡率是反映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亦影响当地人口的平均寿命,并可作为评价卫生工作成绩的指标之一。儿童少年死亡率的下降说明他们的健康水平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患病率的下降,和卫生工作的卓有成效。
为了降低儿童少年的死亡率,必须掌握并分析各年龄儿童的死亡情况及其原因,然后针对主要死因,制订和采取预防措施,以期减少或消除可以预防的死因。因此儿童死亡率及死因的变化也是指导制订儿童少年卫生工作计划的科学依据之一。
死亡率根据死亡登记进行统计。其规律为
❶不满周岁婴儿的死亡率最高,其死亡数约占整个儿童时期的半数,满周岁后死亡率迅速下降;
❷学龄儿童死亡率继续下降,10~14岁时死亡率降低为一生中最低水平;
❸青春期死亡率又逐渐上升,40岁以后死亡率上升较明显,到老年时急剧上升至最高死亡水平。不同国家或地区年龄死亡率曲线虽有差异,但总的趋势基本一致。由于婴儿期和老年期死亡率特别高,因而形成两端高中间凹陷的“U”型曲线,同时也可以说明儿童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健康的时期。
儿童死亡率中既然以婴儿死亡率为最高,所以卫生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降低婴儿死亡率上。
婴儿死亡率 系指每年每千活产中不满周岁婴儿的死亡数。其死亡率的高低除直接受当地卫生工作水平的影响外,也间接受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影响。
从世界部分国家婴儿死亡率(见表)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婴儿死亡率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婴儿死亡率,最高的婴儿死亡率(101.3‰),比最低的(8.0‰)高十二倍。

世界部分国家婴儿死亡率表

年代国家名称死亡率(‰)
1976
1976
1972
1970
1977
1977
1976
1976
1976
1976
1976
1976
1977
1977
埃 及
阿尔及利亚
缅 甸
阿根廷
南斯拉夫
苏 联
葡萄牙
美 国
加拿大
新西兰
澳大利亚
丹 麦
日 本
瑞 典
101.3
89.9
62.7
58.9
36.8
27.7
23.5
15.2
14.3
14.0
13.8
9.9
8.9
8.0

我国的婴儿死亡率在旧社会曾高达200‰。解放后由于卫生工作的普及,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某些城市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据七十年代国内部分有统计数字的城市,平均婴儿死亡率已降到13.7‰。少数低达10‰,甚至有低至7‰的。有统计数字的农村平均已降到32.8‰。北京市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的趋势见图及表。

北京市婴儿死亡率历年下降趋势曲线图(据北京市儿童死因调查组,1981)

北京市婴儿死亡率历年下降趋势表

年 代死亡率(‰)百分比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17.60
95.50
86.60
65.70
57.30
46.10
44.10
100.0
81.2
73.6
55.9
48.7
39.2
37.5
  
197512.0710.2

(北京市儿童死因调查组,1981)


从国内婴儿死亡率资料分析来看,农村普遍高于城市。县、镇最低的婴儿死亡率为19.8‰,比城市中最高的12.1‰更高。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还相对比较落后,卫生工作也较城市差。但按婴儿死亡率的排列顺次我国农村亦已处于世界各国的中间地位,在我国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可以说医药卫生工作的成绩是显著的,也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婴儿死因分析 分析最主要的五位死因可看出其发展中的变化。在医药卫生事业发达的国家,婴儿死亡率低的原因是将能预防的主要死因减少或消灭,那些可预防的死因也由主要地位退居次要地位,而现在尚无法预防的死因跃居主要地位;发展中国家婴儿死亡率高,是因婴儿死亡中仍有些可预防的疾病占主要地位,如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营养缺乏病等。在许多工业先进的、婴儿死亡率低的国家中,先天畸型居死因的首位,围产死亡占第二位,窒息占第三位,肺炎占第四位,传染病占第五位。而婴儿死亡率高的国家,常以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第一、二、三位,先天畸型占第四位,营养缺乏和内分泌病占第五位,除先天畸型外,其他多可预防,可见婴儿死亡率是可以降低的。我国先进城市的婴儿死因以先天畸型居首位,早产或肺炎居第二、三位,窒息第四,意外第五。
因我国幅员广大,全国各地社会经济、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乡村意外伤亡居首位,另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消化道疾病和肺炎居主要地位。婴儿死亡率高的地区首先应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同时对主要的可预防的传染病采取有效措施,注意预防意外伤亡,即可降低婴儿的死亡率。由于婴儿死亡率直接影响着计划生育的推广,应引起医药卫生工作者的重视。
儿童少年死亡率 从满周岁到19岁的儿童少年的死亡率在国际上通常是按5岁为一组分组计算的。由于我国以往调查资料多以学习阶段分组统计,较难与国外同类资料对比,但仅以上海市28年来儿童青少年死亡率的分析,也清楚地反映出我国自解放以来儿童少年死亡率的明显下降,从1951年的6.0‰逐年降至1975年后的0.5‰左右(图)。同时发现该市儿少死亡率以5~9岁组最高(0.98‰),10~14岁组最低(0.37‰),而到15~19岁组又突然上升,形成一个小高峰,可能是由于青春期少年自信力过强,意外创伤特别严重所致。在20~25岁阶段的青年比较成熟。发育也趋于稳定,死亡率又下降到较低水平,然后再继续上升,60岁以后急剧上升。

上海市1951~1979年儿童青少年死亡状况曲线图(据上海市卫生防疫站,1981)


从部分发达国家的儿童按年龄分组死亡率看来,1~14岁儿童的死亡率均以瑞典为最低(见表)。

1975年国际按年龄分组儿童死亡率(1/10万)表

国 名年 龄 (岁)
1岁以下1~45~1415~24
新西兰
日 本
加拿大
法 国
澳大利亚
美 国
荷 兰
英 国
瑞 典
1601.4
1004.7
1502.1
1222.1
1427.0
1606.9
1064.8
1572.3
859.8
96.7
84.7
75.9
74.9
74.9
70.8
69.0
60.2
43.9
40.4
30.7
40.8
35.1
31.2
35.7
31.0
27.6
29.4
105.7
71.6
122.3
102.7
107.4
118.9
61.4
66.7
78.4

儿童少年死因分析 死亡率低的国家的主要死因特点是:一些可以预防的疾病已在死因构成中不占主要地位,而较难预防或尚无法预防的死因占了主要地位。但在死亡率高的国家中,可以预防的疾病仍占主要地位。现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儿童主要死因的排位列表如下: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儿童主要死因的排位表

年龄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1~4(岁)1.意外
2.肿瘤或先天畸型
3.先天畸型或肿瘤
4.呼吸道病
5.神经系统病
1.消化系病
2.呼吸系病
3.意外
4.传染病
5.循环系病
5~14(岁)1.意外
2.肿瘤
3.先天畸型或呼吸系病
4.神经系统病
5.消化系或循环系病
1.意外
2.呼吸系病
3.循环系病
4.消化系病
5.传染病、寄生虫病

(续表)

年龄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15~24(岁)1.意外
2.肿瘤
3.循环系统病
4.神经系统病
5.呼吸系统病
1.意外
2.循环系统病
3.消化系统病
4.传染病、寄生虫病
5.呼吸系统病

我国不少调查资料表明,解放以来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传染病死亡率大大下降,如上海,传染病死亡率从1951年的292/10万下降到2.44/10万,从原先占死因的首位下降至第四、第五位,28年来下降了99.16%。七十年代主要死因的顺次为: 意外、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在儿童意外死亡中,我国大城市以车祸占首位,而农村则以溺水为首位。如湖北省麻城县1~4岁年龄组儿童中,溺水死亡者占80.5%,5~14岁组中占75%。国外也有类似情况,现将发达国家意外事故(车祸、溺水)的死亡率比较表列后。

年龄别车祸事故、溺水死亡率(1/10万)国际比较表(1975)

国 名年 龄 组 (岁)
0~141岁以下1~45~14
 车 祸
日 本
美 国
英 国
西 德
法 国
6.4
9.1
5.0
10.5
6.5
2.1
8.1
1.8
2.0
4.6
10.3
10.3
4.8
12.1
1.5
5.0
8.7
5.3
10.6
6.4
意大利2.68.1
 溺 水
日 本
美 国
英 国
西 德
法 国
6.6
3.7
1.5
2.6
2.5
4.2
1.3
0.7
0.8
0.9
14.6
5.8
2.3
5.1
4.6
3.1
3.2
1.3
2.0
1.8
意大利0.32.82.1

恶性肿瘤在儿童少年死因中的比重较过去有增加的趋势。据1973~1975年北京资料,肿瘤在死因中的地位变得突出了。在1~2岁组中,恶性肿瘤上升至死因的第三位,在3~6岁组中占第二位,而7~11岁组中占第一位,在12~17岁组中占第二位。不过,在北京郊区通县,肿瘤在1~11岁组死因中都不占主要地位,到12~17岁组占第三位,说明城乡有差别。
由于细胞染色体遗传因素畸变等引起的先天畸型,如先天性心脏病,大脑发育不全等,在城乡儿童少年死因构成中均占较大比重。开展围产期保健,早期诊断畸胎并及时终止妊娠,也是降低儿少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在儿童死亡率高的农村地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仍在死因中占第1、2、3位,消化道疾病占第4位,应加强预防。
☚ 因病缺课调查   儿童机构传染病预防 ☛
0001820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