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假公济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大公无私;假公济私;自私自利 大公无私 公:属于国家或集体的。私:个人的。秉公持正,毫无偏私。现多指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可作各类句子成分。 例 只有工人阶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毛泽东选集·论人民民主专政》)在邓稼先身上,集中体现了大公无私、专心致志辛勤创业、艰苦奋斗、淬砺奋发的最可宝贵的革命精神。(杨如鹏《他的丰碑耸入太空——读报告文学〈两弹元勋的秘密历程〉》) 假公济私 假:借。济:补益。借公家的名义谋取个人的私利。可作各类句子成分。 例 因为他好打人骂人,不遵守政策,有时还假公济私,招摇撞骗,干了不到半年,政府就把他查办了。(刘流《烈火金钢》第九回)这些财富,都是蒋介石等利用其独裁权力横征暴敛、假公济私而来的。(《毛泽东选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自私自利 私心重,只考虑、谋求个人利益。可作各类句子成分。 例 富贵人全无心肝,只知道自私自利,吃得白白胖胖,什么都做得出。(鲁迅《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大公和无私是统一的完整的概念。大公无私是和自私自利相对立的。(施友欣《大公无私不能否定》) 辨 “假公济私”的“假”不读jià;“假”不能理解成“虚假”。
假公济私jiǎɡōng-jìsī借着公家名义谋取私利。 假公济私jiǎ gōng jì sī【释义】 假公济私(同)营私舞弊 假公济私jiǎ gōng jì sī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好处: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不服,只用~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几枝花儿,你们有冤还没处诉。(五六·1320) 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克己奉公、廉洁奉公;假公济私、损公肥私、自私自利○大公无私dà gōng wú sī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他做事一向~。 ○公而忘私gōng ér wàng sī一心为公,不考虑个人利益:国而忘家,~,利不苟就|他们的~的品德,令人敬佩。 ○克己奉公kè jǐ fèng gōng严格约束自己,一心为公:他们的~精神,人人赞颂。 ○廉洁奉公lián jié fèng gōng廉直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他是~、以身作则的好干部。 ●假公济私jiǎ gōng jì sī借公家的名义或力量谋取私利:~,挪用公款|~,搜刮民财|那时招摇撞骗、~的玩意太多。 ●损公肥私sǔn gōng féi sī损害公家而使自己得到很多利益:贪官污吏~|那些~的人不会有好下场。 ●自私自利zì sī zì lì一心为自己谋利益:~,计较得失|~的个人主义者。 谋私的方式 谋私的方式借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谋取私利:以权谋私 ☚ 谋私 投机 ☛ 借用2 借用2被假 另见:使用 参考 吸取 借口 ☚ 借用2 借鉴 ☛ 获利 获利润利 享利 吃利 食利 ☚ 得财 得名 ☛ 假公济私假借公家或公众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济:助成。明代余继登《典故纪闻》:“毋徒拥虚位,而漫不可否,毋委靡因循以纵奸长恶,毋假公济私以伤人害物。” 假公济私假公营私jiǎ gōng jì sīabuse public trust; act in the public service for one’s own end;engage in jobbery; exploit public offices for private gain (/ends/purposes); promote one’s private interests under the guise of serving the public (/people); use public office for private gain; work for one’s own ends under the pretence of helping others 假公济私ji a gong ji siuse public office for private gain 假公济私using public office for private gains;jobbery 假公济私use public office for private gain;jobbery 假公济私jiǎ ɡōnɡ jì sī假:借;济:帮助。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私利。jobbery, use public office for private (personal) gain, abuse the public trust 假公济私jiǎ gōng jì sī【解义】假:借。济:补益。假借公事上名义,成全个人的私利。 假公济私《辞源》源云:《元曲选·无名氏(陈州粜米)一》:“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假公济私jiǎ gōng jì sī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假”,凭借,借助;“济”,有利,有益。元·无名氏《陈州粜米》一:“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几枝花儿,你们有冤还没处诉呢。” 假公济私jiǎ ɡōnɡ jì sī假:借。济:补益。假借为公的名义以谋取私利。元·无名氏《陈州粜米》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假公济私jiǎ ɡōnɡ jì sī【释义】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利。 假公济私jiǎ ɡōnɡ jì sī假:借。济:补益。借公家的名义谋求私利。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他们在长期斗争中,认识了地主阶级~、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爱财如命……种种丑恶的品质,并且恨之入骨,久而久之,便给他们自己造成一种疾恶如仇的性格。” 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利假公济私格式 直叙式。 大公无私;假公济私;自私自利dà ɡōnɡ wú sī;jiǎ ɡōnɡ jì sī;zì sī zì lì大公无私 公:属于国家或集体的。私:个人的。秉公持正,毫无偏私。现多指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可作各类句子成分。 公事公办gōng shì gōng bàn假公济私 ☞损人利己 营私舞弊yíng sī wǔ bì假公济私 假公济私jiǎ gōng jì sī假:借。济:补益。借为公的名义以谋取私利。 假公济私jiǎgōng-jìsī假:借。济:助成。假借公家或公众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假公济私jiǎ gōng jì sī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也作“假公营私”。 假公济私jiǎ ɡōnɡ jì sī也说“假公营私”。借公家的名义以谋私利。 假公济私jiǎ gōng jì sī【解义】 假:借。济:补益。假借公事上名义,成全个人的私利。 假公济私jiǎ ɡōnɡ jì sī假: 借。济: 补益。借公家的名义谋求私利。明·陆采《怀香记·夜香祈佑》:“我爹爹怪他,无计可施,乘此机会,~,举荐他去。” 假公济私jia gong ji si假:借。济:补益。借公家的名义或力量谋取私利。 假公济私 损公肥己jiǎ gōng jì sī;sǔn gōng féi jǐ假:借。指借公家名义谋私利,损害公家利益中饱私囊。秦牧《北京漫笔·人民大会堂买茶》:“这些年来,林彪,特别是‘四人帮’一伙,相当严重地破坏了党的优良传统,~,‘大慷国家之慨’的事情到处涌现。” 假公济私 见利忘义jiǎ gōng jì sī;jiàn lì wàng yì假:借;义:道义。指人品行不端,假公家名义谋私利,见有利可图便忘掉道义。蔡东藩《民国演义》第六十回:“朱非不可遂,蔡非不可杀,但朱去而屈继,蔡死而龙生,友道其尚堪问乎?要之~,系近代一般人心之污点。” 假公济私 中饱私囊jiǎ gōng jì sī;zhōng bǎo sī náng假:借;济:补益。指人借公家名义,使自己受益,装满自己腰包。李文彬《腐败分子基本特征》:“凡是腐败分子,也是蜕化变质分子,都具有两面性……通常以管卡、要挟、欺诈为手段,~。” 党同伐异 假公济私dǎng tóng fá yì;jiǎ gōng jì sī党同:纠合同党;伐:讨伐,攻击;异:指异己者;假:借;济:谋取。指对同伙、同党的人纠合一起,对异己者进行攻击,遇机会假借公家名义而为自己谋取私利。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有一等人,机诈存心,不能替君父分忧,专好~。” 假公济私jiǎgōng-jìsī假:假借。济:补益。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利。 R3SH【假公济私】jiǎ gōng jì sī假借公家的名义,使自己得到私利。假:借。济:补益,助成。 假公济私jiǎgōng-jìsī〔连动〕 借公家的名义,为自己谋取私利。高阳《粉墨春秋》:“他办银行占用《申报》的地方,~,就是揩油。” 假公济私jiǎ gōng jì sī假:借。济:帮助,救助。即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个人的利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