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修辞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修辞学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是一门研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如何运用语文和各种材料、 各种修辞手法和技巧以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 提高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它与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逻辑学、文章学、心理学、美学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 修辞学又是一门边缘性、 综合性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语言的修辞现象, 其中包括修辞理论和实践的各种问题, 如修辞的本质、 修辞结构单位、 各种修辞方式和规律、修辞学史、修辞学方法论、修辞的应用、修辞和邻近学科的关系等。 其主要任务是揭示修辞的客观规律, 指导修辞实践。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修辞学分为普通修辞学与个别修辞学, 微观修辞学与宏观修辞学, 口语修辞学与书面语修辞学, 语言修辞学与言语修辞学等。另外,修辞学还有一系列的分支,如语音修辞学、词汇修辞学、语法修辞学、篇章修辞学、话语修辞学、信息修辞学、心理修辞学、文艺修辞学、统计修辞学、 比较修辞学、 理解修辞学等。 《修辞学》❶傅隶朴著, 台北正中书局1969年出版。全书共14章:原则,锻意,布局,取劲,足气,美丽, 生动, 浑全, 呈巧, 炼词, 剪裁, 推陈, 祛惑, 疵累。其中部分内容论述语法、文章作法、文学评论。此书的特点是向古代求法, 强调结合汉语特征总结修辞规律。 另外, 它对古汉语修辞现象的整理、 论述, 也有独到之处。 修辞学xiū cí xué语言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1901年叶瀚译《泰西教育史》篇上第一章:“氏之身体极弱,而所成之事业则浩大无伦。盖氏之学先遍通当时诸学科,而又新创伦理学、动物学。其著述甚多,有政治学、伦理学、论理学、修辞学、动物学等书。”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教育》:“罗马中世之普通教育,谓之七自由艺术。文法、修辞学、辩证学,三学也;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四道也。” 修辞学 修辞学〔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著。为亚氏《诗学》之外的另一部重要文艺论著。共三卷。头两卷主要讨论修辞术的题材和说服的方法,第三卷则讨论演说的风格和结构。这里所说的“修辞学”指演说的艺术 (演说辞在古希腊是散文艺术)。著者认为修辞术是论辩术的对应物,演说中提出的证明主要是用“修辞式推论”(演绎法) 推出来的,这种推论是“或然式推论”; 他认为听众对演说者的态度不同,判断就不同,故演说者要揣度听众的心理、懂得忿怒、友爱、恐惧、悯怜等等感情,以求能与听众相通; 又要了解、分析人们的不同性格,以便激发或抑制听众的感情。关于语言风格,作者认为文章应力求容易诵读。散文的美在于明白表达思想,不宜流于平凡,不能过分夸张,应求其适度。为此他特别重视隐喻的使用,认为隐喻能使文章风格鲜明、引人注意。对附加词的使用,他认为不宜用得太多,并要注意掌握分寸。作家必须把技巧掩盖起来,使语气显得天然浑成、不事雕琢。另外还论述了散文的句法及节奏等问题,时或也涉论“美”的性质等问题,如“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修辞学》对罗马以及后世欧洲的文艺理论影响较为明显,并为修辞学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 蛙 诗学 ☛ 修辞学 修辞学研究如何调整修饰语言,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科学叫做修辞学。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科,和语言学中的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密切相关,和文学、美学、文章学、逻辑学、诗律学也都有广泛的联系。修辞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普通修辞学和个别修辞学,前者研究各种语言共同的修辞现象和规律,后者研究个别语言的修辞现象和规律。 ☚ 修辞 积极修辞 ☛ 修辞学(一)语言学的一个门类。主要研究修辞的规律、方法及语言的表现手段。其显著特点是具有综合性,即不仅同语音、词汇、语法相关,也同逻辑相关,还同语言环境、交际对象、文化背景、心理因素相关。通常可分为消极修辞、积极修辞、语体风格三部分。修辞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先秦就有论修辞的记载;两汉曾讨论《诗经》最基本的修辞手法——赋、比、兴;魏晋之后,出现了许多有关修辞学的著作。但古代修辞学往往与文论结合在一起,宋代陈骙著《文则》,方专论修辞手法。“五四”以后,修辞学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在汉语修辞学研究中,以陈望道最有创造性,成就显著,有专著《修辞学发凡》。解放后出版的修辞学专书中,重要的有杨树达的《汉文言修辞学》(解放前初版名《中国修辞学》)、吕叔湘和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张志公的《修辞概要》、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学》和倪宝元的《修辞》等。(二)修辞学书。近人王易著,192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分上下两编,约3万余字。上编绪论,专论修辞学原理;下编本论,又分修辞论、词藻论和文体论三章,专论修辞现象。此系最早以“修辞学”命名而内容又为真正谈论修辞学的著作。但该书忽视修辞学与文学的分别,视修辞学为文学的附庸。 修辞学 修辞学xiucixue语言学的一门学科,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 ☚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 修辞 ☛ 修辞学 修辞学Xiucixue语言学的一门学科,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人类自有语言以来便有修辞,由于没有文字记载留存下来,所以我们无法得知原始时代的语言及修辞现象。从有文字记载的资料来看,汉语修辞学的萌芽与文学批评的萌芽是同时产生的。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有关修辞的零星见解和评论。两汉时期,以王充《论衡》为代表的一些著述,提及了夸张、避讳等修辞方法。魏晋南北朝时期修辞学的发展以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已全面涉及文体与修辞、修辞格、篇章结构等修辞学的基本内容。隋唐时期,许多著述对修辞格有精当的论述。成书于南宋时期的陈骙《文则》,是第一部汉语修辞学专著。明清时代,论及各类修辞问题的文字散见于诸多诗话、随笔、评点之中。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32)为代表的一批修辞学著作面世,将汉语修辞学与西方修辞学研究结合起来,开创了汉语修辞学研究的新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道路,汉语修辞学从文学批评和语法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这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正继续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修辞学的研究范围包括用词、炼句、调音、设格、谋篇、语体风格等。用词指词义的推敲、色彩的选择等;炼句指句型的选择、句式的变化等;调音包括音韵的协调、音意的相称等;设格包括各种修辞格的构成方式、表达效果及修辞格间的辨异等;谋篇指根据文章主旨的情理事义从修辞角度安排篇章结构;风格指对不同内容、不同文体、不同作家作品风格的研究。 ☚ 修辞 修辞格 ☛ 修辞学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以语言的修辞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修辞理论和实践的各种问题。如修辞的本质和历史、修辞方式和规律、修辞的应用,以及修辞学同邻近学科的关系等。 修辞学修辞学 修辞学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以修辞的规律、方法和语言手段的表现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在历史上,中国传统语文学主要研究语音和语义,修辞学属于文论的范畴,与古代的诗词例话、文章作法等融为一起。在学科特点方面,修辞学与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不同,它不是研究某一语言结构的特征规律的,而把重点放到语言的材料——语音、词汇、语法的结合运用上。著作有高长江著的《现代修辞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 圈点 文字 ☛ 修辞学 修辞学书名。李维琦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为周秉钧主编的《古汉语学习丛书》之一。此书除绪论外,分为5章。第一章介绍音韵修辞,第二章介绍词汇修辞,第三章介绍语法修辞,第四章介绍特殊修辞,第五章介绍古汉语修辞学简史。每一种修辞手段之后,都举出古书中的例句。正文后面,附录 “唐钺、陈望道论辞格”和“古人论文体风格”。全书论述不以辞格为主,也没有专门讨论文体风格,而是将同义学说引进修辞学,为修辞学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 诗经词典 语法学 ☛ 修辞学rhetoric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