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原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原性(一)文章名。唐韩愈著。关于人性问题的专论。提出“性情三品”说,认为性是“与生俱生”的,情是“接于物而生”的。“性”有上、中、下三品;“情”亦有上、中、下三品。 “性”的内容是仁、礼、信、义、智;“情”的内容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性以符合仁、义、信、礼、智“五德”的情况不同而有品别。上品“主于一而行于四”,中品“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品“反于一而悖于四”。“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对于情,上品于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动而处其中”,中品于“七情”“有所甚,有所亡”,下品于“七情”“亡与甚直情而行”。主张控制情欲使之适“中”,以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原则。收入《昌黎先生集》。(二)文章名。北宋王安石撰。收入《王文公文集》卷27。其内容主要是分析在人性观上与孟子、荀子、扬雄、韩愈的分歧,阐明自己的性无善恶论。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各自过分强调了人们伦理心态的某个方面,其共同错误是混淆了性与情,而扬雄的性善恶混论仍没跳出“以习言性”的圈子,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还反对韩愈把“五常”视为人性的观点,指出“五常”由性所派生,故而“不可谓之性”。 原性 172 原性唐儒家伦理哲学著作。韩愈著。本文主要论述韩愈的人性观,核心是“性情三品说”。文中把人“性”称为“与生俱生”的,把人“情”称为“接于物而生” 的; 人 “性” 的内容是仁、礼、信、义、智,人“性”的内容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人“性”分上、中、下三品,“上焉者,善焉而已矣; 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 下焉者,恶焉而已矣”,人“情”亦相应分为上、中、下三品,但应使之适“中”,符合封建伦理观念和制度。本文收入《昌黎先生集》。 ☚ 原道 天论 ☛ 原性唐韩愈著。认为人性生来便有上、中、下三品,情亦如是。性为仁、义、礼、智、信,情为喜、怒、哀、乐、爱、恶、欲。性之上品生而为善,中品可引导入善入恶,下品生而为恶。情以适“中”为要。收入《昌黎先生集》。 《原性》yuan xingHuman Nature→韩愈 (Han Yu)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