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修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修身

培養鞏固自身的良好道德情操。東方朔《答客難》:“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

仁/公/礼/佛/忍/和/威/信/恒/真/敬/禅/谦/心香/抱一/抱扑/尚志/养气/养志/虚白/清心/清净/清静/博爱/慎独/日三省/谦受益/一尘不染/人誉我谦/大而化之/不忮不求/无欲则刚/见贤思齐/从善如流/正身清心/宁静致远/动心忍性/芝兰之室/扫空尘抱/吃亏是福/好乐无荒/还淳返朴/饮露餐英/抱朴守真/明心见性/知书达礼/宠辱不惊/春心澹容/春华秋实/砥节砺行/砥砺廉隅/积德累仁/虚泊寥廓/虚室生白/清风明月/琴心剑胆/朝乾夕惕/董道不豫/琴鹤随身/温文儒雅/敦品励学/澡身浴德/警心涤虑/焚香默坐 抱膝长吟/勤能补拙 俭可助廉/立节不沽名/山河澄正气 雪月助宏才/心随朗月高 志与秋霜洁/好学原为福 无情不是才/夸愚适增累 矜智道逾昏/定而后能静 言之必可行/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静看蜂教诲 闲想鹤仪形/无友不如己者/吾日三省吾身/君子不为苛察/恃人不如自恃/养心莫善于诚/高尚简朴慈顺/一生清风明月 四壁名绘法书/无欲自然心如水/龙马精神海鹤姿/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为有才华翻蕴藉 每从朴实见风流/水能性澹为吾友 竹解心虚即我师/君子受言以达聪明/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书读万卷神交古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 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 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励节亢高,以绝世俗。/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败德之本。/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直而宽,温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其身正,不令而行。/罔游于逸,罔淫于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视远惟明,听德惟聪/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荃荪孤植,不以岩隐而歇其芳; 石泉潜流,不以涧幽而澈其清。/珍重晚来风景好,黄花老圃殿高秋。/思齐则成,志齐则盈。/修身者,智之府也; 爱施者,仁之端也; 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养生冶性,行义求志。/怒则思理,危不忘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素构易抱,玄根难朽。/致虚极,守静笃。/宽不可激而怒,清不可事以财。/容纳直言,虚己待物。/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满招损,谦受益。/德比于上,故知耻; 欲比于下,故知足。/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 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百仞之木,生本秋毫。德毁于惰,名立于劳。宴安之娱,穷乎一昼;德著名成,亿年不朽。可贪非道?可爱非时?没世无称,君子耻之。昔在周公,作为《无逸》,大圣犹然,况非其匹?/於戏潓泉,清不可浊。惠及於物,何时竭涸?将引官吏,盥而饮之,清惠不已,泉乎吾规。

☚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仁 ☛

修身xiūshēn

指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 ~养性。

修身xiūshēn

〈动〉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涵养:修身养性︱修身齐家。

修身xiūshēn

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荀子·君道》:“闻~,未尝闻为国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臣~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修身

修身

语本《礼记·大学》:“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指自我品德修养。龚蕚《答陶愚亭》:“弟以为处世不难,~为难,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可行。”

☚ 晦藏   守身 ☛
修身

修身

饰身 洁身 为身 治身 内治 牧身 正身 理身 禔身(~齐家) 禔躬 治躬
修饰品行:洁行
以善修身:淑身
真诚地修身砺行:诚砺
反省修身:省修
为长治久安而真诚修身:慎身修永
勉力修身:敏行
修身而有成就:修立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身)

☚ 养德   加强修养 ☛

修省/日省/退省/澡雪/慎独/不愧不怍/魂魄不愧/心安德全/不侮暗室/无负幽明/修厉名行/砥行立名/退思补过/修身践言/反身修德/火灭修容/温颜逊辞/规行矩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金真玉粹/独善兼善/惩恶劝善/节性日迈/闻过则喜/悟过改更/时时针砭/改过不吝/惩忿窒欲/遏恶扬善/绳愆纠谬/慧剑断网/观过知仁/上交不谄/杜渐防萌/时言乐笑义取/浪子回头金不换/亡羊补牢犹未晚/心病还须心药医/十二时中莫欺自己/德行是无价的宝石/善良的心田是花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苦口良药,逆耳忠言/宁可清贫,不可浊富/心要常操,身要常劳/虽处暗室,如接大宾/立不惭影,寝不愧衾/动若重规,静若叠矩/清修雪白,正直无邪/良金美玉,浑厚无瑕/金相玉质,内外俱美/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至诚感天,矫枉过直/过而能改,善莫大矣/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毫毛不拔,将成斧柯/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毁节/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勿以善小不为,勿以恶小为之/人不可有傲态,但不可无傲骨/善行本身就是对自己的最大的报酬/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几何以直线为最近,修身以正直为最美/幸福的香水洒向别人,自己也会沾上几滴

☚ 小心天下去得,大意寸步难行   修省 ☛

修身

(一)中国古代道德修养用语。意谓陶冶、锻炼自身的道德品质与情操,培养德行的一种方式。最初见于《墨子·非儒篇》:“夫一道术学业仁义者,皆大以治人,小以任官。远施周偏,近以修身。”孔子提出“修己以教”、“修己以安人”的思想,规定了修身的主要目的。孟子也重视修身:“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荀子》认为,“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是成圣成贤的根本途径。《礼记·大学》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自为本”。在修身方法上,孟子特别重视“内省”、反求诸己”,“养浩然之气”,荀子强调“外求”、环境、隆师爱友,提倡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二)《墨子》篇名(三)《荀子》篇名(四)汉代扬雄《法言》篇名,强调修身的重要,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提出了“四重”、“四轻”的修身方法:即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淫。

修身

修身

儒家用语。指经过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儒家十分重视“修身”,把修身提高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儒家修身的标准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等,修身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脱离社会实践的唯心主义的方法。今天所讲的“修身”,一方面强调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性,即不仅为搞好学习、工作所必需,而且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强身健体所必需;另一方面,修身的主要方法是到社会中去、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当然不排斥“内省”。修身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求得个人的自我完善,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 言必信,行必果   慎独 ☛

修身xiu shen

cultivate one’s moral character

修身

《荀子》篇名。本篇专论道德修养的方法及其所达到的最后境界,并强调了“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一修身与治国的关系。本文思虑周详,论述精当,词藻丰富,文字精练。如文中关于“治气、养心之术”一节,排偶句式的运用,笔力飞动,于情为胜,于词为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