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伯玉知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伯玉知非

典源出处 《庄子 ·则阳》:“蘧(qu) 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 (qu)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释义用法 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常反躬自省,善于改过。往往一开始时以为是对的,而结束时便知道是错的了,即五十岁 (或六十岁) 时就认识到自己四十九年 (或五十九年) 来言行之非。后用此典指人回首往事,有所觉悟而知昨日之非。也因称五十岁为知非之年。
用典形式
【知非】 唐 ·杜牧:“嗜酒狂嫌阮,知非晚笑蘧。”宋 ·陈瓘:“往事元无是处,何须待回首知非?”
【蘧非】 唐 ·张祜:“郗吊终须得,蘧非誓欲惩。”
【伯玉年】 唐·张祜:“伯玉年将近,宣尼易未弘。”
【悟前非】 唐·白居易:“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慕蘧瑗】 明 ·高启:“回头悟前非,更名慕蘧瑗。”
【五十知非】 唐·李白:“五十知非,古人常有。”
【蘧瑷知非】 宋·苏轼:“蘧瑗知非我所师,流年已似手中蓍。”
【三十九年非】 宋 ·王安石:“身世自知还自笑,悠悠三十九年非。”宋·辛弃疾:“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四十九年非】 唐·骆宾王:“且论三万六千是,宁知四十九年非。”宋 ·李谅:“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
【四十始知非】 宋·苏辙:“自恨寻山计苦迟,年过四十始知非。”
【知非惭卫蘧】 宋·苏轼:“吾年凛凛今几余,知非不去惭卫蘧。”

伯玉知非

典源出处 《庄子 ·则阳》:“蘧(qu) 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 (qu)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释义用法 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常反躬自省,善于改过。往往一开始时以为是对的,而结束时便知道是错的了,即五十岁 (或六十岁) 时就认识到自己四十九年 (或五十九年) 来言行之非。后用此典指人回首往事,有所觉悟而知昨日之非。也因称五十岁为知非之年。

用典形式

【知非】 唐 ·杜牧:“嗜酒狂嫌阮,知非晚笑蘧。”宋 ·陈瓘:“往事元无是处,何须待回首知非?”

【蘧非】 唐 ·张祜:“郗吊终须得,蘧非誓欲惩。”

【伯玉年】 唐·张祜:“伯玉年将近,宣尼易未弘。”

【悟前非】 唐·白居易:“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慕蘧瑗】 明 ·高启:“回头悟前非,更名慕蘧瑗。”

【五十知非】 唐·李白:“五十知非,古人常有。”

【蘧瑷知非】 宋·苏轼:“蘧瑗知非我所师,流年已似手中蓍。”

【三十九年非】 宋 ·王安石:“身世自知还自笑,悠悠三十九年非。”宋·辛弃疾:“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四十九年非】 唐·骆宾王:“且论三万六千是,宁知四十九年非。”宋 ·李谅:“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

【四十始知非】 宋·苏辙:“自恨寻山计苦迟,年过四十始知非。”

【知非惭卫蘧】 宋·苏轼:“吾年凛凛今几余,知非不去惭卫蘧。”

伯玉知非bóyù-zhīfēi

〔主谓〕 伯玉,蘧瑗,春秋时卫国人,字伯玉。知道以前不对。语出《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例]他能够~,勇于认识并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是难能可贵的。
△ 多用于反省自己方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