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曲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曲领1982短衣。古方言。《方言》卷四:「襦,西南蜀汉谓之~,或谓之襦。」清戴震疏证引《急就篇》:「袍襦表里~帬。颜师古注云:『长衣曰袍,下至足跗;短衣曰襦,自膝以上。』」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衣衫袍襖 > 曲領
曲領  qūlǐng

圓領。代指圓領外衣。漢代已見。唐、宋用爲官服。《急就篇》卷二:“袍襦表裏曲領帬。”顏師古注:“著曲領者,所以禁中衣之頜,恐其上擁頸也,其狀闊大而曲,因以名云。”《後漢書·東夷傳》:“男女皆衣曲領。”參閲《新唐書·車服志》、《宋史·輿服志》。

曲领qǔlǐng

❶圆领。施于内衣之上,外衣之下,以防内衣之领上拥颈。其状阔大而曲,故名。此领式始流行于汉,后发展成为圆领之外衣,亦称曲领。隋代七品以上朝服中单上的方心曲领,为上衣领内露出的内领。方二寸许,施之于颈领间,起压贴作用。唐宋职官公服,因袭古制,三品、五品、七品、九品以上皆曲领大袖。汉刘熙《释名·释衣服》:“曲领在内,所以禁中衣领上横壅颈,其状曲也。”史游《急就篇》:“袍襦表里曲领裙。”唐颜师古注:“著曲领者,所以禁中衣之领,恐其上拥颈也。其阔大而曲,因以名云。”《后汉书·东夷传》:“男女皆衣曲领。”《三国志·魏志·涉传》:“男女衣皆著曲领。”《晋书·舆服志》:“朱衣绛纱襮,皂缘白纱,其中衣白曲领。”隋代规定,七品以上着朝服时皆可用之,着常服时则不用。《隋书·礼仪志七》“曲领”:“七品以上有内单者则服之,从省服及八品以下皆无。”《宋史·舆服志五》:“凡朝服谓之具服,公服从省,今谓之常服……其制:曲领大袖,下施横襕,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
❷其上施有曲领的短襦的别称。汉扬雄《方言》卷四:“襦,西南蜀汉谓之曲领,或谓之襦。”又:“裺谓之襦。”清戴震疏证:“襦有曲领之名,故裺亦名襦。”

曲领

曲领

古时凡穿礼衣, 必把中衣领子露出衣外。用在中衣外面的一种曲形领称作“曲领”。《释名》:“曲领在内,以中襟领上,横壅颈,其状曲也”。《急就篇》颜师古注;“着曲领者,所以禁中衣之领,恐其拥颈也。其状阔大而曲,因以名云”。曲领的结系法为向下交垂。

☚ 胫衣   方领 ☛

曲领

圆领。施于内衣之上,外衣之下,以防内衣之领上拥颈。其状阔大而曲,故名。此领式始流行于汉,后发展成为圆领之外衣,亦称曲领。唐、宋职官公服,即曲领大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