俅贡解放前独龙族人民向土司所缴纳的贡赋。自清中叶以来, 滇西北独龙河和怒江流域各分两段同受藏族康普土千总及叶枝土千总管辖。据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载:雍正八年(1730)起, 独龙族人民每年向维西康普土千总缴纳贡礼计黄蜡30斤,麻布15丈,山驴皮20张。本世纪初, 叶枝土千总接替了康普土千总对独龙江流域的统治权, 独龙族人民每年每户仍须交纳白银一钱,黄蜡半斤,麻布一床。这些贡物都以黄莲、黄蜡折价抵交。对来收贡的土司属官, 每寨还须厚礼招待。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丽江府阿墩子弹压委员兼管怒、俅两江事宜的夏瑚巡视独龙江时曾一度废除, 但夏瑚离开后,1910年又再度恢复。 俅贡旧时云南贡山独龙族向封建土司缴纳各种贡物的总称。因独龙族当时被称为“俅人”,故名。元、明、清三代独龙族受丽江木氏土司及其下属一些土千总统治,被迫定期缴纳各种贡物。清代,曾规定每年每户缴银1钱、黄蜡半斤、麻布1床,并均以黄连、黄蜡折合抵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