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俄罗斯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俄罗斯族Eluosizu中国56个民族之一。人口1.35万(1990)。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另有少数分散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族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中国最初的俄罗斯族人于18世纪初时由沙皇俄国迁徙而来。19世纪至俄国十月革命前后,许多俄罗斯人迁入新疆一带。当时被称为“归化族”,其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1949年以后改称为俄罗斯族。其生活习俗、服饰、节庆等,基本上与俄罗斯的俄罗斯族相同。复活节(帕斯喀节)是中国俄罗斯族最隆重的节日,被俄罗斯族视为“节中之节”。俄罗斯族传统体育活动有踢踏舞、头巾舞和击木等。 俄罗斯族éluósīzú❶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 俄罗斯族éluósīzú❶ 〈名〉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 俄罗斯族中国中国少数民族之一。18世纪以后从俄国迁来,19世纪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来者最多。旧称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为俄罗斯族。1990年人口有13,504人。主要散居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也有少量分布。讲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多信东正教。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人大多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在农村的俄罗斯人主要从事农、牧业,部分人专门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及养蜂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得了民族平等的权利,各项事业均有发展。 俄罗斯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早在300多年前,有一部分俄罗斯人不忍沙皇的残暴统治,逃奔清朝,被安置在中国境内居住。到了近代,迁居我国的俄罗斯人日益增多,这些俄罗斯人与汉族及其他民族互相融合,他们中的许多人既有汉族式姓名,又有俄罗斯族式的姓名。在19世纪至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有更多的俄罗斯人陆续进入新疆,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他们被称为“归化族”。建国后,改称为俄罗斯族。他们与其他兄弟民族同甘共苦,为开发和建设新疆做出了贡献。俄罗斯族多数信仰东正教。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使用俄文。主要从事工业、农业和园艺、养殖业。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新疆的俄罗斯族有8935人。分布于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 俄罗斯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散居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现有人口1.3万多(1990年)。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人的一个分支,直接祖先是古代分布于罗斯河流域(今乌克兰的基辅地区)的罗斯部落。9世纪时以基辅为中心建立了“基辅罗斯”。12世纪时解体分裂为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部落。13世纪末14世纪初,莫斯科公国崛起,到16世纪末,开始向多民族国家发展,逐渐成为俄罗斯帝国。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我国的俄罗斯族是自18世纪末由沙俄迁入的。19世纪末和十月革命前后由西伯利亚等地涌入我国的更多。新中国成立后,确认我国境内的俄罗斯族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使用的是俄文。俄罗斯族人民勤劳勇敢,豪爽热情。经济从业较复杂,有修理业、运输业、手工业、农业、园艺、饲养家畜和养蜂等。生活习俗与独联体的俄罗斯人相似。有部分人信奉东正教。 俄罗斯族旧称“归化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散居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 其中以伊犁地区较多, 也有少数人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2,935人(1982年)。十八世纪后少数人从俄国迁入我国新疆,十月革命前后,又有更多俄罗斯人陆续进入。在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成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操俄罗斯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使用俄文, 多信东正教。解放前, 居住城镇的多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的兼营农业,或经营园艺, 饲养家畜、养蜂等业。农村居民多聚居在伊犁特克斯河两岸垦荒种地: 接近牧区的, 多从事畜牧业。在生产技术和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都有较高发展。解放后,在新疆的多参加工交、财贸、卫生等部门的工作,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多在国营农场工作。原在苏联、澳大利亚、北美有亲戚的, 人民政府协助陆续外迁与亲人团聚,故现有人数较解放初期大为减少,即使如此, 在全国和新疆人民代表大会中均有代表参加,管理国家事务,体现我国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政策。 俄罗斯族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城、伊犁、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4地区,以伊犁地区为最多;其余散居于黑龙江、内蒙古等2省区。人口为15609人(2000),其中男7365人,女8244人。受教育程度:研究生14人,大学本科762人,大学专科1237人,中专1320人,高中2261人,初中5042人,小学3258人,扫盲班53人,未上过学494人。分布的行业:农、林、牧、渔业128人,采掘业16人,制造业68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1人,建筑业13人,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2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53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93人,金融、保险业16人,房地产业3人,社会服务业46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20人,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51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8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52人。从事的职业: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34人,专业技术人员113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75人,商业、服务业人员119人,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120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143人。中国的俄罗斯族是18世纪,主要是19世纪以及十月革命前后,从俄国迁来的。近100年来,他们同当地各族人民长期相处,友好往来,已经成为中国大家庭的一员。俄罗斯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使用俄文。 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俄罗斯族人口为1.3万人。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以伊犁地区为多,还有少数人分散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使用俄罗斯语(简称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通用俄文。多信仰东正教。 ☚ 塔塔尔族 图瓦人 ☛ 俄罗斯族 068 俄罗斯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为13504人(1990年),多数散居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区,少数散居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右旗等地。使用俄语南部方言,但因受阿尔泰语系语言和汉语影响,在语音和词汇方面均有自己特点。通用俄文,部分人兼通居住地区的少数民族语和汉语。中国的俄罗斯族最初是在18世纪后从沙皇俄国迁来的,至19世纪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则有更多的人迁到新疆一带居住。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俄罗斯族被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俄罗斯族人民,多数从事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兼事农业。亦有专营园艺、饲养家畜、养殖蜜蜂等业者。多信仰东正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为俄罗斯族。 ☚ 乌孜别克族 鄂温克族 ☛ 俄罗斯族中国少数民族。散居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人口2935人(1982年)。俄罗斯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通用俄文。19世纪,由俄国迁来。多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兼营农业。生活习俗与苏联俄罗斯族同,受汉、维吾尔、哈萨克等族影响,信奉东正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多迁回苏联,或移居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中国俄罗斯人口虽少,但也享受和其他民族平等的权利。生活水平均有显著提高。 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以伊犁地区为多; 其余分散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2935人 (1982年)。使用俄罗斯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通用俄文。19世纪中叶以后,陆续由俄国迁来,信仰东正教。解放前,居住城镇的多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的兼营农业,或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养蜂。农村居民多聚居在伊犁特克斯河两岸垦荒种地; 接近牧区的,多从事畜牧业。解放后,在新疆的多参加工交、财贸、卫生等部门的工作,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多在国营农场工作。原在苏联、澳大利亚、北美有亲戚的,人民政府协助外迁与亲人团聚,故现有人数较解放初期大为减少。他们人口虽少,但享有充分的民族平等、当家作主的权力。 ☚ 俄罗斯人 保安族 ☛ 俄罗斯族/罗斯/斡罗思/罗刹/宣忠斡罗思扈卫亲军/雅克萨之战及投归清朝的俄罗斯族/贸易亭/贸易圈/塔城贸易圈/伊犁贸易圈/乌鲁木齐贸易圈/吉尔加克人/归化人与归化族/归化军骑兵一团/归化军骑兵二团/归化军与乏马塘战役/归化军与“四·一二政变”/归化军骑兵三团/归化军总指挥部/阿山归化军自卫队/二台保卫战/智取梁乡庙/二台骑兵三团的北伐和东征/俄历/俄罗斯族的宗教信仰/新疆的俄罗斯族东正教堂/中国东正教会/圣经/帕斯喀节/圣诞节/圣诞树/圣诞老人/报喜节/成年节/东正教十二节/东正教七圣事/证婚礼/圣体血/告解礼/洗礼/俄罗斯族的生活禁忌/俄罗斯族的色彩禁忌/丧葬习俗/俄罗斯族的人殓仪式/俄罗斯族的棺材/俄罗斯族公墓/俄罗斯经纪人/俄罗斯经济协会/大力洋行/俄罗斯族文化促进会/俄罗斯俱乐部/手风琴/三角琴/班吉拉/头巾舞/踢哒舞/苏波汤/鸡蛋饼/蒸气浴/俄罗斯族与新疆养蜂业/叶菲莫夫与驯养马鹿/格米里肯/巴品古特/巴奇赤/安东诺夫/别达申柯/列斯肯/帕里诺夫/莫古特洛夫/乌拉迪米尔·尼古来耶维奇·孜缅科 ☚ 搬新娘 俄罗斯族 ☛ 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的统计数,全国共有俄罗斯族13500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的塔城、伊犁、阿勒泰和乌鲁木齐,少数散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北部。 ☚ 俄罗斯族 罗斯 ☛ 俄罗斯族中国少数民族名。旧称“归化族”。主要分布于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及乌鲁木齐等地,少数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解放前总人口有19000余,多数为19世纪后陆续从俄国迁入。因与新疆各族人民长期共处,遂发展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民大部分经营商业、手工业和运输业,也有从事农业、园艺业及畜养业者,但所占比例不大。生产技术一般较高,尤善于多种经营。操俄罗斯语,应用俄文。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信仰东正教。习俗与前苏联俄罗斯人基本相同。性格开朗,能歌善舞,喜欢三弦琴和手风琴。实行一夫一妻制,自由恋爱。与新疆各民族互通婚姻。在反对国民反动派统治的“三区革命”中有一定贡献。全国解放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享受与其它民族完全平等的权利,积极参与工交、财贸、卫生等部门的建设。在新疆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其代表参加管理国家大事。50年代初,部分迁回苏联,部分移居澳大利亚、加拿大,人口减少。现有13504人(1990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