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取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取经 取经中国古代笑话。唐三藏西天取经,到了雷音寺,师徒三人,见了佛。佛分付弟子管待了与他真经。迦叶长者,苦苦索要常例。唐三藏无奈,只得将唐天子赐的紫金钵盂与了他。猪八戒好生不忿,回去禀称:“迦叶长者索要常例,受了个金钵盂。”羞得长者脸皮皱了。佛说:“佛家弟子也要穿衣吃饭。向时舍卫国赵长者请众弟子下山,将此经诵了一遍,讨得了三斗三升麦粒黄金;你那钵盂,有多少金子?也在话下?”说得个猪八戒好似箭穿了雁嘴,恼恨恨地走出来,说道:“逐日家要见活佛,原来也是要钱的。”唐三藏说:“徒弟不要烦恼,我们回去,少不得也替人家诵经。”赞曰:列宿之中有天钱星。道书言:“牵牛娶织女,借天帝钱二万,久不还,被驱在营室。”天也爱钱,况于人乎?佛果无诳语也。 ☚ 取金 直解 ☛ 取经qǔjīng原指佛教徒去印度求取佛经;现比喻向别人学习先进经验 取经qǔ jīng本指佛教徒到印度去求取佛经,今比喻向先进人物、单位或地区吸取经验。郭小川《花纹歌》:“人们都说花纹公社好,今天特地取经来。” 唐僧上西天——取经西天:我国古代佛教徒称印度。经:双关,本指佛经,转指经验。 取经(反)送宝 传经 取经qǔ jīng(唐玄奘到印度)求取佛经:我成日家和人说笑,有个唐僧~,就有个白马来驮他。(三九·884) 取经qǔjīnɡ原指佛教徒去求取佛教经典,现比喻学习他人长处,吸取他人经验。比喻义含褒义。 取经←→传经 送宝qǔ jīng ← → chuán jīng sòng bǎo取经:原为佛教徒到印度求取佛经,现比喻向先进人物、单位等吸取经验。 取经 取经qǔjīng本指佛教徒到印度去求取佛经。现也比喻向先进人物、单位或地区吸取经验。 ☚ 曲奇 取向 ☛ 取经 取经佛教用语。指中国内地僧人到印度求取佛典原本。由于最初从西域传入中国的佛典或篇章不全,或传译失真,或重要经典未传,不能满足佛教传播和发展的需要,因而从三国朱士行开始,中国僧人曾先后有百余人到西域或古印度求取佛典原本。历史上著名的“唐僧取经”就是其中一例。 ☚ 现代主义 耶稣 ☛ 取经qu jing❶go on a pilgrimage for Buddhist scriptures 取经going on a pilgrimage for Buddhist scriptures 取经❶go on a pilgrimage to India for Buddhist scripture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