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玠治蜀南宋后期的重要事件。淳祐二年(1242年) 底,宋朝任命 “自许当手挈全蜀还本朝” 的余玠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主持四川防务。入川后,即开府重庆,正式将四川首府由成都迁往重庆。在全川张榜招贤,唯才是用; 又整饬吏治,严肃纲纪; 同时还劝课农桑,减轻赋役,组织屯田,发展生产。最为突出者是采纳冉琎、冉璞兄弟建议,围绕合州钓鱼山 (在今合川市东5千米) 构筑山城防御体系。在此基础上,把防御阵地和一些冲要府、州、县治所及居民迁到沿江 (如嘉陵江、沱江、岷江) 山地,以发挥四川地理优势,以步制骑,从而形成一个具备屯兵、积粮、保民、战守等诸多功能的据点,并与各通航河流或陆路官道相沟通的点线结合的具有四川特色的对蒙防御体系。经过大规模的整顿和治理,余玠组织四川军民抗蒙作战数十次,多取得胜利。其在蜀10年,保持了四川境内大部分地区的相对安定和繁荣。《宋史全文》卷34记宋理宗评说: “余玠任四蜀安危之寄,著八年经理之功,敌不近边,岁则大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