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余子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余子俊1429—1489明中期官吏。字士英,青神(今属四川省)人。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晋员外郎,后为西安知府。成化九年(1473年)曾参加捣毁鞑靼根据地红盐池之战,晋右都御史。又于东起清水营,西抵花马池一千七百七十里凿崖筑墙,筑城堡十一,边墩十五、小墩七十八,崖寨八百一十九,役军四万,三月而成。十三年(1477年)召为兵部尚书。二十年为左副都御史,总督大同、宣府军务。二十二年被劾致仕。二十三年复名为兵部尚书,仍加太子太保。弘治二年(1489年)卒。赠太保,谥肃敏。 余子俊1429~1490明大臣。字士英,青神人。景泰进士,为西安知府,政绩卓著。迁陕西右布政使。明成化六年 (1470年) 调浙江,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建议沿边行军屯,筑墙设堡,始为兵部尚书白圭阻,终于大见成效。巡抚陕西,开凿沟渠,整治交通。成化十三年 (1477年)论功授兵部尚书,后改户部尚书、太子太保,督巡边防再三。明孝宗时,对时政、边务颇有建树,常被采纳。 余子俊1429~1489明代官吏。字士英,青神(今属四川)人。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晋员外郎,后为西安知府。成化九年(1473年)曾参加捣毁鞑靼根据地红盐池之战,晋右都御史。又于东起清水营,西抵花马池1770里凿崖筑墙,筑城堡11座,边墩15个、小墩78个,崖寨819座,役军4万人,3个月建成。十三年召为兵部尚书。二十年为左副都御史,总督大同、宣府军务。二十二年劾致仕。二十三年复名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死后赠太保,谥肃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