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原核生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原核生物prokaryote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是生物界表现得最突出的、没有发现过渡形式的形态特征。现有的知识表明,所有原核生物种类都是同源的; 但由于知识不足,现在还未能编制出原核生物的进化图式。 原核生物包括通常意义上的 “细菌”和“蓝绿藻”。由于科学发展的实际经历和科学研究者们的分工,蓝绿藻一向是藻类学家的研究对象,细菌是微生物学家的研究对象。只是随着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的深入,才发现细菌和蓝绿藻都是原核生物,在生物界中同属于原核生物界,总称为细菌。从而将蓝绿藻改名为蓝细菌。1968年,默里 (E. G. E. Murray) 将原核生物界命名为Procaryotae。1978年,吉本斯 (N.E.Gibbons)和默里将原核生物界分为四大群,随后默里又在《伯杰系统细菌学》中,做了部分修改: 原核生物界(Prokaryotae) 第一类 薄壁细菌类(Gracilicutes)包括为细胞壁有内壁和外膜两层构造(见细菌细胞壁)革兰染色阴性的细菌,分为三纲: 第一纲 暗细菌纲(Scotobacteria)化能营养细菌,包括化能矿质营养的硝化细菌和硫化细菌,化能有机营养的假单胞菌、醋酸杆菌、根瘤菌、固氮菌、钢螺菌、肠杆菌、拟杆菌、粘细菌、噬纤维菌、螺旋体等等,所属科目的种类。 第二纲 厌氧光合细菌纲(Anoxyphotobacteria)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不产氧气,厌气性(见光合细菌)。 第三纲 产氧光合细菌纲(Oxyphotobacteria)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解水产氧气,好气性,包括只含叶绿素a的蓝细菌(蓝藻)类和含叶绿素a和b的原绿菌(原绿藻)。 第二类 厚壁细菌类(Firmacutes)包括细胞壁只有一层厚壁、革兰染色阳性的细菌种类,它们都是化能有机营养的。分为两纲。 第一纲 厚壁细菌纲 (Firmabacteria)包括各类单细胞的革兰阳性细菌。 第二纲 分枝细菌纲 (Thallobacteria)包括各种放线菌和有关的细菌种类。 第三类 软膜细菌类(Tenericutes)只有柔膜体纲(Mollicutis)一纲,无细胞壁,细胞膜裸露,枝原体属于这一类。 第四类 疵壁细菌类 (Mendosicutes) 只有古细菌纲(Archaeobacteria)一纲,细胞壁膜类脂核糖体和RNA-碱基顺序等与其他细菌有很大的区别,它们生活在多种极端环境中,如产甲烷细菌只生活在高度还原的条件中。卤细菌只生活在含高浓度氯化钠(12%以上) 的环境中,硫化叶菌只在高温环境中生活,最低55℃,最适75℃,最高可达85℃。 原核生物prokaryote由无核膜分化,而仅含遗传物质DNA的原核细胞所组成的一类生物。目前已知生物中仅有细菌和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故称它们为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分薄壁细菌类、厚壁细菌类、软膜细菌类和疵壁细菌类4大类群。原核生物个体差异较大,例如,枝原体的体积仅0.01~0.10μm3,而单细胞光合细菌的体积则为5000 μm3。 原核生物procaryote没有真正细胞核的低等生物叫原核生物。此类生物细胞质中缺乏某些细胞器或功能低下,无细胞核膜,故无真正细胞核。此类生物直接分裂进行繁殖。原核生物有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细菌、放线菌、螺旋体、真菌及蓝藻类等。原核生物广布于自然界,有些对人类有害,可引起多种传染病。 原核生物生物的类别之一。由核质与细胞质之间无明显核膜的细胞所构成的一类生物,如细菌、蓝藻、枝原体等。 原核生物微生物的一类。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没有被明显的核膜包围的一类生物,如细菌和蓝细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