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何叔衡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何叔衡1875,一作1876—1935湖南宁乡人 何叔衡1875—1935又名瞻牯,湖南宁乡人。1918年参加新民学会,曾被选为执行委员长。1920年与夏曦赴衡阳第三师范进行驱逐军阀张敬尧的宣传活动。同年8月和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和留俄的勤工俭学。不久参加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当时任湖南通俗教育馆馆长,接办《湖南通俗报》,改变该报内容,有效地提高了读者的思想觉悟,1921年5月被军阀赵恒惕以宣传过激主义罪名撤职。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1927年马日事变后,在上海为党创办聚成印刷公司,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赴莫斯科学习。1930年7月回国,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1931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内务部人民委员等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被敌人包围,在长汀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 何叔衡
何叔衡
何叔衡1876——1935譜名啓璿,字玉衡,號琥璜,學名瞻牯,湖南寧鄉人,1876年 (清光緒二年)生。少年在家勞動。12歲入私塾。1902年參加科舉考試,中秀才。後在私塾館任教。1909年應聘入雲山高等小學任教。1913年辭教職赴長沙,考入湖南公立第四師範。1914年轉入湖南公立第一師範講習科就讀; 同年畢業; 7月受聘任長沙楚怡學校主任教員。1918年參加新民學會。1919年11月,任新民學會執行委員長。1920年協助毛澤東創辦文化書社; 同年8月,與毛澤東發起组織俄羅斯研究會; 9月被省教育委員會委派為湖南全省通俗教育館館長。並主辦《湖南通俗報》。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與毛澤東回湖南長沙籌建中共地方组織。1922年5月,中共湘區委員會成立,任组織委員; 9月任湖南自修大學補習學校主事 (校長)。1923年11月,改任湘江學校校長。1925年春,當選爲中國國民黨湖南省黨部第一届執行委員。1926年8月,參加國民黨湖南省第二次代表大會,被選爲第二届監察委員。先後任湖南省法院陪審員,省中山圖書館館長,《湖南民報》館館長等職。1927年“馬日”事變後赴上海,任聚成印刷公司經理,上海互濟會書記。1928年6月赴莫斯科學習,參加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9月入莫斯科中山大學特别班學習。1930年7月回國,在上海擔任共產國際救濟總會和全國互濟會主要負責人。1931年秋,赴江西瑞金; 同年11月,出席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被選爲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並被任命爲中央政府工農監察部部長,内務部代理部長和中央臨時法庭主席,還兼任各級蘇維埃政府幹部訓練班主任和教育委員會委員等職。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後,被留在根據地堅持鬥争。1935年2月,在福建長汀水口鎮附近遇難。終年60歲。 何叔衡中国革命家。1876年5月27日生。1914年在湖南怡楚学校任教。1918年4月参加新民学会。1920年9月任湖南通俗教育馆馆长。秋参加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组织委员。1924年国共合作后负责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工作。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任互济会书记。1928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参加中共六大。1930年7月回国,在上海任共产国际救济总会和全国互济会主要负责人。1931年到中央根据地,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中央执行委员、工农检查委员、内务部代理部长、最高法院院长等职。1934年红军长征后留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24日转移途中牺牲。 何叔衡 何叔衡1876—1935He Shuheng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谱名启璿,学名瞻岵,字玉衡,号琥璜。湖南宁乡人。1918年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发起成立新民学会。1919年参加领导驱张(湖南督军张敬尧)运动。1920年与毛泽东等创办文化书社,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和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同年9月,被湖南省教育委员会委派为省通俗教育馆馆长,主办《湖南通俗报》。1921年7月,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与毛泽东一起回湖南开展建党活动。8月,与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1922年中共湘区委员会成立后,任组织委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创办的湘江学校校长、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监察委员,并先后担任湖南省法院陪审员、惩治土豪劣绅特别法庭成员、省中山图书馆馆长、水口山矿局监理、《湖南民报》馆馆长、中国济难会湖南总会执行委员兼财务委员等职。1927年马日事变后,离开湖南前往上海,与谢觉哉、徐特立、毛泽民等创办中共印刷厂聚成印刷公司,任经理,同时担任上海互济会书记。1928年6月赴苏联学习,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1930年7月回国,在上海任共产国际救济总会和全国互济会主要负责人。1931年秋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工农检查部部长、内务部代理部长和临时法庭主席等职。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24日,在福建省上杭县水口镇附近突围中壮烈牺牲。 ☚ 陈潭秋 王烬美 ☛ 何叔衡1876—1935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又名瞻牯,字玉衡,号琥璜,湖南宁乡人。1918年和毛泽东等人发起组织新民学会。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曾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工农检察部长等职。红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突围战斗中牺牲。 何叔衡 何叔衡1876~1935原名启璿,字玉衡,号琥璜,学名瞻岵。宁乡人。清末秀才。1918年与毛泽东组织新民学会,任执行委员长。1920年任湖南省通俗教育馆馆长,参与创办文化书社和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同年冬与毛泽东组织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回湘后历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湖南自修大学主事,湘江学校校长。参加重建和发展国民党湖南省的组织,被选为该党省党部第一、二届执监委员。大革命时任省中山图书馆馆长、《湖南民报》馆馆长诸职。“马日事变”后至上海任互济会书记。1928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0年回沪,在全国互济会工作。次年到中央苏区,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执委,先后任工农监察部部长、内务部代理部长和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王明“左”倾路线统治中央后被撤消全部职务。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江西坚持斗争。1935年2月24日,由江西向福建转移时,于上杭濯田水口镇突围中壮烈牺牲。 ☚ 何长工 何炳麟 ☛ 何叔衡 何叔衡1876—1935谱名启璿,学名瞻岵,字玉衡,号琥璜。宁乡县人。清末秀才。1914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到长沙楚怡学校任教。1918年4月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发起成立新民学会,后被选为执行委员长。五四运动后,参加领导驱逐张敬尧运动。1920年协助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和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同年9月任湖南通俗教育馆馆长,主办 《湖南通俗报》。1921年7月,与毛泽东代表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到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湖南从事建党工作,任中共湘区委员会组织委员,并兼任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主事和湘江学校校长。1926年曾当选为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监察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到上海任互济会书记。1928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在上海担任共产国际救济总会和全国互济会的主要负责人。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中央执行委员、工农检查部部长、内务部代理部长、临时法庭主席。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24日在福建上杭战斗中牺牲。 ☚ 夏寿田 姜济寰 ☛ 何叔衡1876—1935又名瞻岵,字玉衡,号琥璜。湖南宁乡人。1918年4月参加组织新民学会,曾任该会执行委员长。1920年7月发起筹办“文化书社”,8月又组织“湖南俄罗斯研究会”,9月任湖南全省通俗教育馆馆长。1921年1月参加组建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7月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中共“一大”,8月参加创办湖南自修大学,10月参加组建中共湖南支部。1922年“五一”前后参加组建中共湘区委员会, 任组织委员。1923年至1927年先后任湘江学校校长、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第一届执监委员、省中山图书馆馆长、水口山矿局监理、 《湖南民报》馆馆长、上海互济会书记。1928年6月赴苏学习。1930年7月回国后在上海任全国互济会负责人。1931年秋到中央苏区后先后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政府工农检查人民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内务人民委员部代理部长,还兼各级苏维埃政府干部训练班主任等。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1月在从瑞金向上海转移的路上牺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