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查济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查济村

查济村

查济属安徽省泾县厚岸镇所辖,位于泾县之西的九华山麓,距县城60公里。紧靠太平湖,与黄山接壤,与九华山毗连。
查济古村落,绵延三公里。村落青山环抱、绿树成阴、古建成群,三条小河穿村而过,有“板栗村”、“——桂花乡”之称。其特色是:桥多,巷子多,老房子多。
查济村的村民,十有八九是查姓人氏。查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起源于黄帝的姬姓后人,是一个以封地名为姓氏的姓。查济村的来历和查姓的来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到现在大约有1340多年了。查姓人氏的祖先唐代时封在查地,就在济阳县,所以后人把两地各取一个字,取名查济。
查济村四面环山,山势开阔、缓和,东面山上还有一座五层的白色古塔。村落周围有四门(钟秀门、不岭门、巴山门、石门), 二塔(青山塔、如松塔)。三水(岑河、许河、石河)合一, 穿村而过, 河北称查村,河南谓济阳,另有两条不大的小溪两边散落着三三两两的人家。跨河架有平桥、拱桥、洞桥若干。
查济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无霜期年均约230天左右。
乡村的巷子联通里里外外的世界,为人们提供进进出出的便利。查济的巷道少有死胡同,七弯八拐终有出口。清一色的石板路被脚踩磨得溜光锃亮,展示着查济久远的建筑格局,记载着查济有过的繁荣历史。查济清爽干净,众多的巷子卫生状况堪称赏心悦目,说明了现代的查济人仍保持着勤劳文明的淳厚民风。
村中老式民居鳞次栉比,被石板路分割开的建筑群鲜有那些毫无特点的平顶小洋房。现尚存元代建筑,明代的50多处,清代的130多处。这些建筑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世所罕见。而且大部分房子里还住人,因此古建筑群保存得比较完整。
查济的木雕、砖雕、石雕、楹联、匾额牌坊、天井、明堂、马头墙等绝大多数地域文化特征与徽派一脉相承,将徽派的细腻与北方的粗犷融为一体,形成了这种由山区向丘陵过渡、以徽派特征为主的古民居建筑群。
查济村是皖南地区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最近,经文物专家实地考察和评审,查济古民居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升级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德公厅屋:位于村中水郎巷,始建于元代,为三层门楼,厅内前檐较低,檐柱楠木质,粗矮浑圆,柱础为覆盘式,无雕琢。从其架构及雕饰来看,有很多元代的特点与风格。
二甲祠:建于明代,保存的相当完整,也是村里现存最大的一座祠堂。其造型雅致,装饰精美。
爱曰堂:1621-1627年(明天启年间)所建,村里保存最完整的宅第,是查姓曾任京兆尹的先祖所建。该堂匾为四方百姓所赠,喻其“为官清正、爱民若子”。这位京兆尹兄弟六人当年皆中黄榜,主考大人曾书“蓝田种玉”旌表之,后被刻于此宅前厅的石门额上。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是省委、省政府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五十周年而修建的。邓小平亲笔题写了“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主碑,江泽民、李鹏分别为陵园题词,陵园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陈村   岩寺镇 ☛
000000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