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伦理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伦理学lún lǐ xué研究道德的起源、发展、人的行为准则和人与人之间义务的学说。1899年梁启超《变法通议》:“外国伦理学之书其不可不读明矣。”1899年丁鸿臣《游历日本视察兵制学制日记》上卷:“其教之宗旨,则以伦理学端其心志,体操学练其胆力。”1903年关庚麟《日本学校图论》:“教科用书目表: ……伦理类: ……《伦理学教科书》,井上哲次郎。” 伦理学 伦理学关于道德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从总体上系统地研究各种道德现象,并从哲学的高度去揭示道德的本质、职能及其各方面规律的理论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伦理学,是以善恶、义务、行为准则、人生目的和价值等范畴、概念体系来反映、表现人类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人类用来改造和完善自身的科学之一。伦理学着重研究人们的心灵、行为品性和相互关系的更新和发展,即人们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相互关系的改善。研究的主要问题: ☚ 妇女劳动保护 妇女伦理学 ☛ 伦理学(一)亦称道德哲学。是关于道德问题的学说,是道德思想、道德观点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在西方,这门学科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创造了“Ethika”一词用于指称关于道德品性的学问。这个词在英文中就演变为“Ethics”。日本人在翻译英语“Ethics”一词时,借用中文译成“伦理学”。在中文中,“伦”字有类别、辈份、秩序、等级等意思;“理”则是“治玉”,引申为条理清晰、有条有理的意思。“伦”和“理”合用,便有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关系应遵循不同的道德原则与行为规范的含义,这和亚里士多德创立的“Ethika”一词所指的含义基本相同。所以,从清代末年开始,我国学者研究关于道德的学问就一直沿用了日本人翻译时使用的“伦理学”这个词。人类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从整个伦理思想史看,主要有四种不同的发展形式:1.中国古代的儒家伦理思想传统,大体上以“仁”为核心,以孝悌为主要内容,重视个人品德修养,把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2.从古希腊罗马到现代西方的伦理思想,形成了以强调个人幸福即人的至善为特点的伦理思想传统;3.古代埃及和印度的伦理思想,它以探讨人生意义和人的精神生活为主要内容,并往往与宗教相结合,得到宗教势力的有力支持;4.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普列汉诺夫、列宁等加以发展的,在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强调运用唯物史观揭示道德的社会经济根源和阶级性,强调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无产阶级的道德理论,是为推翻旧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服务的。上述各种伦理学说自身的演变和相互间的吸取与排斥,一般会涉及下列问题:道德的起源、本质、结构和发展;道德水平同物质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人生意义,人的价值和生活态度,道德人格的培养等。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必然牵涉到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一般认为,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或核心问题。伦理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早期是哲学的一个部分,之后成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最后脱离哲学而相对独立。哲学是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一定的世界观、历史观对一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学说有着直接的制约和指导作用。伦理学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也有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伦理学研究人类社会历史中的全部道德现象,而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只涉及道德现象的一部分,而且它们着眼的角度也不同,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是品德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某些客观规律;社会学关注的是社会道德风貌、风俗习惯以及婚姻、家庭中的许多道德问题;心理学研究人们产生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问题;美学涉及的则是人的行为和心灵的崇高。20世纪以来,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及科学技术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伦理学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首先形式主义盛行。像直觉主义、新实证主义等被称之为“元伦理学”的学派,在把事实与价值、科学知识与道德绝对对立的前提下,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局限于道德语言,即对道德概念的意义和进行道德判断的方法作逻辑分析,排斥实际的道德内容,从而使伦理学陷入形式主义。其次,非理性主义倾向。这种倾向为存在主义、新弗洛伊德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实用主义等伦理学流派所具有。它们否定理性认识道德的能力,否认道德的普遍规律和评价行为的客观标准,推崇直觉、意志、无意识、个人心理体验等非理性的心理活动,把这些非理性的心理活动看作道德的基础,看成判断和理解道德现象的方式、方法。第三,相对主义潮流。相对主义者从道德现象的差异性出发,认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统一的道德标准,一切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每个人只能从他自己的实际处境和内心意愿着眼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和进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因而否认建立道德规范体系的任何可能性。感情主义、存在主义、基督教“境遇伦理学”等,都不同程度地带有相对主义的色彩。但自70年代以来,它们的影响相对减弱,尤其元伦理学的影响急剧下降,人们对这种不能指导行动的空洞理论日益不满。近年来西方伦理学界广泛讨论和研究了平等和正义、个人道德责任、社会政治、外交政策、战争、经济与生态等方面的道德理论问题;也有大量文章、书籍讨论医疗、流产、性道德以及其他应用伦理学方面的问题。伦理学是一门有着广阔前途的学科。伦理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出现如下特点:1.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在分化和综合、对立和融通中更加成熟与科学化。2.伦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内容不断丰富。3.伦理学的社会价值不断提高,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广泛的实用性。整个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伦理学在总的趋势上必然向着统一、综合的方向发展。社会的进步,无疑会促进个人的进步,人们在体力和智力方面发展的同时,也将产生在道德上发展自身的需要。科学的伦理学,正是在引导和帮助人们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崇高的道德境界,造就完善的道德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伦理学 伦理学lnlixue关于道德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称道德学、道德哲学或道德科学。是从总体上系统地研究各种道德现象,并从哲学的高度去揭示道德的本质、职能及其各方面规律的理论学科。“伦理”一词,在西方源于古希腊语ε′θos,在中国最早见于《礼记·乐记篇》。在词源意义上,“伦理”和道德既相通,又有不同。道德侧重指人们实际的道德行为和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伦理则侧重指这种行为和关系的道德和理论。作为社会科学的伦理学,是以善恶、义务、行为准则、人生目的和价值等范畴、概念体系,来反映、表现人类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的目的。伦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道德的本源和发展变化,道德的最高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人生观和道德理想,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问题。在伦理学的发展中,从体系结构的特征和研究方法上看,大致可分为三类:记述(描述)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理论伦理学或分析伦理学。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从奴隶社会开始形成。在封建时代产生了宗教伦理学,在资本主义时代形成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哲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创立,标志着伦理学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物理学革命 道德哲学 ☛ 伦理学 伦理学Lunlixue关于道德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称道德学、道德哲学或道德科学。它是从总体上系统地研究各种道德现象,并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去揭示道德的本质、功能及其各方面规律的理论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伦理学, 是以善恶、义务、行为准则、人生目的和价值等范畴、概念体系,来反映人类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的目的。伦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道德的本源和发展变化,道德的最高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人生观和道德理想,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问题。在伦理学的发展中,从体系结构的特征和研究方法上看,大致可分为三类:记述(描述)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理论伦理学或分析伦理学。 ☚ 思想品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 道德百科全书/简明伦理学辞典/伦理学大辞典/世界伦理道德辞典/中国伦理大辞典/社会公德手册/人生道德伦理手册/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中国道德名言选粹/中国道德百家/职工职业道德手册 ☚ 逻辑学大全 道德百科全书 ☛ 伦理学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著。写于1663—1675年,1677年出版,共5章。本书批判了唯心主义神学目的论,认为宇宙间唯一的存在就是无限的实体(自然界),无数运动变化的个别事物是实体的样式,实体自身即是自身的原因,超自然的上帝是不存在的,广延和思想是实体的可知的两种属性。普遍必然性认识来自“理智的直观”,理性知识是可靠的。反对禁欲主义,但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只有认识了必然,才能摆脱情欲的驱使,获得自由。 伦理学以道德为对象,研究道德起源和发展、道德本质和社会作用、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道德规范体系等问题的理论。其体系形态形成于奴隶社会。西方最早的代表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尼可马克伦理学》;中国较早的著作是春秋战国时成书的《论语》、《孟子》等。马克思主义以前,各种伦理学派都或多或少地为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或引起人们有益的思考;由于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剥削阶级利益基础的局限,在总体上,尚不具备科学形态。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道德现象,揭示道德与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批判继承历史上各派伦理思想,创立了科学的伦理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产生,标志人类伦理思想发展的崭新阶段。 伦理学斯宾诺莎著。见“哲学”中的“伦理学”。 伦理学伦理学 伦理学关于道德的起源、发展,人的行为准则和人与人之间的义务的学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美德分为伦理美德和理智美德两种。而把研究伦理美德,研究哪种性格、哪种风尚是完美的那门科学称之为伦理学。在中国古代,秦汉之际,形成了“伦理”这一概念,又产生了包含系统的道德理论、行为规范和德育方法的一些论述。我国伦理学的内容长期同哲学、政治、礼仪和修身教育结合在一起,直到近代才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伦理学从总体上都未达到科学的程度。只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正确揭示了道德的起源、本质、特性以及发展演变的规律,成为科学形态的伦理学。 ☚ 道德 道德关系 ☛ 伦理学亦称“道德学”、“道德哲学”。研究人类社会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伦理学 伦理学关于道德的学说和理论体系,亦称道德学或道德哲学。从总体上系统地研究各种道德现象,并从哲学的高度揭示道德的本质、功能和各方面规律的理论科学。“伦理”一词,在西方源于古希腊语ε′θos,在中国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乐记》。中文中“伦”指人与人的关系,“理”指道理和规则,“伦理”就是处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规则。在语源意义上,“伦理”和“道德”是相通的。伦理学作为社会科学和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善恶、正义和非正义、义务、良心、荣誉和耻辱等范畴体系,来反映、表现人类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的目的,改造和完善人类自身,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改善人们的相互关系。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最根本问题。伦理学在奴隶社会开始形成,亚里士多德的《尼可马克伦理学》是西方最早的伦理学体系;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相继成书的《论语》、《孟子》等,是具有东方文化特点的系统的伦理学著作。伦理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名目繁多的学派。马克思以前的伦理学说,离开社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来考察道德原则和规范,把它们说成是由上帝和神的意志、抽象的理性决定的,或由人的主观经验、人的自然本性决定的,把道德看成是超历史、超阶级、永恒不变的东西,在总体上未能达到科学的形态。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创立,标志着伦理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 自发的唯物主义 伦理社会主义 ☛ 伦理学ethics 伦理学 伦理学lún lǐ xuéEthics爱 [ài] love ☚ 逻辑学 哲学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