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还原者。以动植物残体、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质作为生命活动能源,并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无机物的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也包括一些原生动物(眼虫、草履虫等)及腐食性动物(蚯蚓、甲虫、白蚁等)。它们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分。由于分解者把死亡有机体、排泄物的分解产物归还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利用,从而保证了物质的循环更新,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解者fengjiezhe
为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池塘里的分解者有两类,一类是细菌和真菌,另一类是蟹、某些种类的软体动物和蠕虫。陆地上的分解者有生活在枯枝落叶和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还有蚯蚓、螨等无脊椎动物。分解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动植物遗体被蟹、蚯蚓一类生物分解成颗粒和碎屑,这是一个机械作用的过程;(2)各种腐生生物把碎屑转变成腐殖酸和其他可溶性有机物;(3)腐殖酸缓慢地分解,逐渐地变成生产者可重新利用的无机物。在自然界中,这三个阶段是交叉进行的。据报道,葡萄糖的分解较快,进入土壤后,3天中就有50%的被矿化,纤维素的分解较慢,24天中才分解65%,腐殖质的分解最缓慢,在灰壤中它能保留250年左右,在黑钙土中保留的时间更长。分解者的作用正好与生产者的作用相反,据估计,大约有90%的陆地初级生产量需要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归还大地,再供绿色植物重新利用,如果没有它们,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物质循环也就无法进行,生态系统便无法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