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伦勃朗《夜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伦勃朗《夜巡》

伦勃朗《夜巡》

这幅巨画描绘了差不多和真人大小的许多人物,表现的是阿姆斯特丹射击手连的队员们,在班宁 ·科克上尉指挥下行军出城的情形。看去像是刚刚接到命令的射手队员们,正匆匆忙忙整队出发。鼓手在敲打着不成调子的鼓声,城门口杂沓拥挤。虽然有人用长枪在竭力维持秩序,慌乱中两个女孩似乎还是被弄得蒙头转向,还可以看到一条狗在人前人后到处乱窜。嘈杂的脚步声、说话声、犬吠声,连成了 一片。


夜巡 伦勃朗


这幅画现在的题名,本是一种讹称,原名是 《班宁·科克射击手连的出发》。这是因为在18世纪末,画被放在食堂里,烟薰火燎的弄得很脏了的缘故。近年来学者们透过这含糊的画面,又取得了不少研究的成果。例如其中的一个女孩,被认为是火枪手连的拟人像,她腰下的鸡爪,暗示火枪手连的徽章——“鹰爪”。同时,这两个女孩,又是随军的女酒保(酒贩)。在上尉和副官身后的步枪手(他好像正在开枪的样子),是步枪手连的拟人像。副官制服上刺绣着的是阿姆斯特丹市的徽章,上面的形象和构图,很接近伦勃朗自己的《国家的团结》和铜版画 《莫尔代卡伊的胜利》。所以,这是一幅反映了市民们的理想的集体肖像画。
然而从绘画角度来看,画中的 一切又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在色彩的搭配上,副官黄色的制服、女孩黄色的衣裙,上尉身上的红色绶带,女孩右边和副官后边两个持枪人的红色制服,这些重点色彩相互关连,又反复出现。在构图上,副官手中的戟,上尉的杖,还有火枪、旗杆和显眼的几根长矛,凡近处的都从不同方向指着我们。副官的戟则暗示了行军的去向。但这一切也可以这样看: 在画布上,它们要么与戟平行(如果在上尉右边),要么与它成直角(如果在他左边)。这种辅助排列同样适用于铜鼓,它好像背向我们往下倾斜。总之,一种隐蔽的几何秩序,把画面各个部分,精确地融合成了一个整体,从而使画面显得格外活泼生动。同时,伦勃朗一反文艺复兴画家的作法,而没有把一切都包容在画面之内。画上人物均朝向光线照来的方向,队伍即刻就会出发,随后消失不见。我们似乎感到光就是暗中推动他们前进的神秘力量。伦勃朗成功时期的这幅作品,显然是一幅巴洛克形态的绘画。他和卡拉瓦乔一样,极善于使用强烈的明暗来把握戏剧性的瞬间。不过伦勃朗则更注重创造气氛,而不在于表现事件本身。
阿姆斯特丹是欧洲北部最大的国际港和金融中心,是现代资本主义最早萌芽的城市。市内纵横交错的运河网和沿岸鳞次栉比的华厦,显出一派富足繁荣的景象。在16世纪和17世纪期间,以种种方式在一起活动的荷兰人,如慈善机构的主管人员、市镇议员或外科医生行会的会员等等,非常盛行请画家为他们制作集体肖像画,这种肖像画与我们现在的合影照片相差无几。伦勃朗(1606—1669)从家乡莱登搬到阿姆斯特丹以后,开始接受委托,画了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并一举成名。他还为圣经作了许多插图。他画里那种深邃的精神内涵和生动的气韵,是在他之前的画家所难达到的境界,因为初期的荷兰绘画只能描绘出表面的形似。
然而在伦勃朗六十三年的岁月中,1642年也就是作此画的那一年,是一条分界线。它改变了他的人生从富贵荣华的前半生进到失意的后半生。伦勃朗最初的成功,是由于在他的画中描绘了华丽的衣装、熠熠的金银手饰和雄伟壮大的背景。这一切无疑正投合了当时荷兰富裕的中产阶级的口味。同样,当他后来改变了自己的画风,坚持按照自己认定的艺术道路走下去的时候,市民们便远离了他。例如《夜巡》这幅集体肖像画,据说当时一起凑钱请他作画的队员们,由于自己的位置摆得不重要和脸部不清楚,就曾拒绝接受画件。这也反映出伦勃朗愈来愈想把自己的作品只看成是一件艺术品。
☚ 哈尔斯《吉普赛女郎》   伦勃朗《自画像》 ☛
000032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