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仓库害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仓库害虫insect Dests of stored products

为害仓库中一切贮藏物品的昆虫和螨类,包括贮藏的农作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各类中药材、皮革、丝织品、干制海产、干果、坚果、畜禽鱼类产品、动植物标本等。若仅就为害收获后的粮食、油料、豆类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害虫而言,则称贮粮害虫。由于粮食及其加工品在贮藏期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所有污染物包括害虫天敌类群都被视为有害物质。
特性与种类
由于害虫所处环境,温湿度较稳定,食物丰富,体较小,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对干燥的抵抗能力更强,能长期耐饥饿,有较强的繁殖力,分布极广。许多重要害虫均是世界性种类。全世界上已知仓库害虫约600多种,其中昆虫占绝大多数,螨类次之。中国约有224种,其中昆虫186种,螨类38种。而专门为害粮食的仅有30余种。这些害虫多数属昆虫纲,其中属鞘翅目的数量最多,鳞翅目次之,蜚蠊目、啮虫目、缨尾目仅是少数; 还有些寄生、捕食害虫的天敌种类分别隶属革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 螨类属蛛形纲蜱螨目。
为害方式
按食性与为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以下几类:
❶为害整粒粮食:幼虫在粮粒内蛀食生长发育,属隐蔽性为害,如玉米象、米象、谷象、谷蠹、咖啡豆象、麦蛾、绿豆象等。这类害虫在适宜环境下繁殖为害,使贮粮遭到严重损失,特别是玉米象、米象、有毁灭性贮粮害虫之称。

❷为害粮食粉屑和胚,整个生长发育在粮粒外进行,如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锯谷盗、土耳其扁谷盗、日本蛛甲、烟草甲、花斑皮蠹、脊胸露尾甲、长角扁谷盗、黑毛皮蠹,印度谷螟、粉斑螟、腐食酪螨等,这类害虫在贮粮中如大量发生,可造成重大损失。

❸取食粮粒和加工产品上的霉菌或腐烂粮食,如米扁虫、二带黑菌虫、扁薪甲、椭圆薪甲、黑粉虫等,易发生于高水分粮中,如大量繁殖说明霉变已经发生,这类害虫更能促使粮食败坏。
从虫种的分布看,中国北方少于南方,分布普遍而为害严重的主要害虫有玉米象、米象、谷蠹、麦蛾、绿豆象、大谷盗、黑皮蠹、锈赤扁谷盗、土尔其扁谷盗、赤拟谷盗、锯谷盗、印度谷螟、粉斑螟、以及腐食酪螨等。贮藏物害虫发生的场所在粮食、糕点、中药材、日用商品、农副产品、土特产的仓库、粮店,粮食或油料加工厂、烟厂、酒厂、饴糖厂、罐头厂、农场、饲养场、住宅、运载粮食的车厢、船只,甚至图书馆、档案库、博物馆均有发生。害虫借助体小、能飞、善爬、耐饥、会隐蔽的特性,随着人们的经济活动互相传播感染,或远距离传播。世界上每年受虫害造成的粮食、豆类、油料的损失约占总贮粮量的5%。粮堆被害虫感染会引起粮食发热、营养品质下降,甚至因霉变而无法食用。带有害虫的粪便、虫蜕、虫尸的粮食不仅不洁,人接触有些害虫的分泌物还会产生“谷痒症”,有的分泌物中含有致癌物质苯醌。种用粮如遭虫害,轻者作物生长不良,重者影响发芽,不能做种用。带有害虫的粮食或商品,在贸易中商品信誉的损失更难以估计。
防治简史
国外有关仓库害虫防治的研究记载见于1758年。到20世纪50年代,已从虫种的定名描述阶段进入系统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种群研究阶段,70年代英、美国家基本完成了分类区系调查。80年代以来研究重点正向害虫的发生、触杀剂和气控、生物防治技术以及房舍有害生物、家庭室内贮藏物害虫、城市害虫、口岸检疫害虫等方面发展。综合治理仍是研究的主要方向,化学防治着重谷物防护剂、植物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外激素的研究,非化学防治着重采取气控法,利用昆虫、病毒、抗虫品种、激光、微波、高温、冷冻方法除治害虫。中国早在公元前541年就有贮粮害虫的记载,如《春秋左传》记秦医和语:“谷之飞亦为蛊。”汉代科学家王充在《论衡·商虫》篇中说:“谷虫曰蛊,蛊若蛾矣。”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随葬食品、农产品中,有距今2 100多年的钩纹皮蠹、花斑皮蠹等贮粮害虫的虫尸(见图)。防治技术在王充《论衡·商虫》篇中也有记载:“藏宿麦之种,烈日干暴,投于燥器,则虫不生。如不干暴,闸喋之虫,生如云烟。”1367年前俞宗本在《种树书》中也说:“晒麦之法: 宜烈日之中,乘热而收,仍用苍耳叶或麻叶碎杂其中,则免化蛾。”但大量研究工作还是从1936年开始的。自1949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贮粮害虫在形态分类、生理、生态、生物学和防治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钩纹皮蠹(左)花斑皮蠹(右)残体


防治方法 基本原则是“安全、经济、有效”。从粮食收获到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应采用全面系统的综合防治:
检疫防治 由国家检疫机构,对输入粮食中的检疫对象,严格检查,加以处理。
卫生防治 从粮食收获到销售各个环节所接触的工具、包装物、生产设备、贮粮场所等做好清洁卫生杀虫工作,使仓房和环境达到仓内面面光,室外不留杂草、污水、垃圾。空仓可用药物消毒,对包装物、器材、运输工具等可采用日晒、喷药或毒气熏蒸杀虫。
管理防治 改善仓房贮存条件,使害虫在仓内无法隐藏、栖息、生长。仓房要求干燥、通风、能密闭;仓内地坪、墙壁、梁柱缝隙,门窗装设防虫、防鼠雀设施;入库时,严格检查粮质,只使干燥、纯净、无虫的粮食入仓,不符合粮质标准的需待处理后再贮存。贮存时对有虫、无虫的粮食、工具、包装物、器材等应分别隔离,防止互相感染。在贮存期通风降温,力求低温贮存。
温控防治 利用温度破坏害虫生活机能,改变生活条件,使其死亡或抑制其生长发育。利用夏秋高温季节的晴天,将生虫粮(除大米、花生仁、粉类外),在晒场薄摊。粮食温度到45℃以上,害虫可昏迷,超过48℃,害虫可因失水死亡。曝晒时间应保持高温2小时,晒场四周喷撒30厘米宽的马拉硫磷防虫线,以杀死逃逸的害虫。还可以将小麦、稻谷、薯干、豆类晒后趁热入仓密闭贮藏,以提高杀虫效果。利用烘干设备,将有虫粮通入干热空气杀虫,烘干机内干热空气温度需保持80~110℃,粮食在机内受热时间33~63分钟,烘干机出口粮温以保持45~55℃为宜。利用寒冷冬天或早春的冷空气降低粮温,抑制害虫生长发育,直到害虫死亡。有虫粮可采用仓外薄摊冷冻,粮食薄摊7~10厘米,勤翻动,在低温—12℃时,经过12小时冷冻即可趁冷入仓密封贮存。或在气温降到—10℃以下时,将门窗全部打开,在粮面深扒沟,勤翻动,使冷空气在粮面循环流通;当粮温降低到最低温度时再将粮面扒平密封贮存,保持低温,抑制害虫生长活动(见物理机械防治)
气控防治 用厚0.2毫米以上塑料薄膜,密封粮堆,利用粮食后熟呼吸作用和害虫与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粮堆中氧含量。当氧降到粮粒间空气容积的2%以下,经3~5天,害虫即窒息死亡。也可在密封的粮堆充以高浓度二氧化碳或氮气,改变粮堆气体成分而杀虫。二氧化碳需保持40%以上,氮98%。缺氧密封杀虫的关键是薄膜不能漏气,塑料应事先粘补薄膜的孔眼。
物理防治 利用人工或动力风筛机械设备,按害虫与粮食的比重、大小、形状的不同,将害虫分离出来,虽难彻底处理,但能降低害虫密度和为害程度,同时还可提高粮食卫生标准。风筛除虫要在离贮粮场所稍远处进行,掩埋或烧毁筛出的害虫,以免害虫传播。筛除害虫一般以春、冬季节为宜,夏、秋高温季节,害虫活动能力强、虫种多,虫期不一,如筛除不彻底,反易造成传播机会。
诱集防治 利用害虫趋光、趋温、趋湿、趋上、群居、假死、越冬等习性,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诱集捕杀方法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敌敌畏、马拉硫磷除可作空仓杀虫外,95%以上的马拉硫磷可作符合标准含水量原粮的防护剂预防害虫。磷化铝可熏蒸各种原粮、油料、大米和种子粮。用低浓度作较长期熏蒸贮粮,或采用低浓度间歇熏蒸,对可忍受毒气的卵期和蛹期,在发育到易感期时杀虫效果也很好。溴甲烷可熏蒸各种原粮、成品粮,而不能熏蒸油料(包括榨油的棉籽)。

仓库害虫insect pests of stored products

为害仓库中贮藏物的昆虫和螨类的通称。贮藏物品包括贮藏的农作物产品及其加工品、中药材、皮革、丝织品、干制海产、干果、畜禽鱼类产品和动植物标本等。若仅就为害收获后的粮食、油料、豆类等及其加工品的害虫而言,则称贮粮害虫。全世界已知仓库害虫约600多种,其中昆虫占绝大多数,螨类次之。中国约有224种,其中昆虫186种,螨类38种,专为害粮食的有30余种。由于仓库害虫的生活环境较稳定、食物丰富、害虫抗干燥和耐饥力强,因此,仓库害虫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分布极为广泛,许多重要害虫均为世界性种类。防治仓库害虫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经济、有效”,从粮食收获到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采用全面系统的综合防治。主要防治措施有植物检疫;保持仓库环境及设备的清洁卫生;利用高温、电离辐射、二氧化碳、氮气等杀灭害虫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