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法律责任重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法律责任重合

法律责任重合

侵权人的同一行为符合了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依法应当承担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4条规定:“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这一规定即为侵权责任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重合。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都是法律责任,这些责任的性质、功能、构成要件等则完全不同。刑事责任是行为人的行为违反刑法,构成了犯罪而依法承担的责任,是公法性质的责任,并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追究犯罪人的责任,目的是惩罚罪犯,进而教育、警示或者震慑社会上的潜在犯罪人,以起到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作用。因此,其责任主体是犯罪行为人。刑事责任形式有剥夺犯罪人生命、自由的如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等刑罚,也有剥夺犯罪人财产的如没收、罚金等刑罚。除刑事自诉案件外,不允许犯罪人与受害人达成某种协议,或者因受害人的宽恕等而免予刑事责任的追究。行政责任是行为人违反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而依法承担的责任,属公法性质的责任。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基于行政管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其主体之间是不平等的。行政责任是国家行政机关代表国家追究违法的行政相对人的责任,目的是惩罚行政违法行为人,以维护国家的行政管理秩序。因此,行政责任形式主要表现为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吊销营业执照等,且不能因为行政违法行为人的悔过而不予追究。侵权责任是民事责任的一种,是行为人违反了民事法定义务而依法承担的责任,是私法性质的责任。侵权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是侵权人与被侵权人,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且追究民事责任的目的是使受害人得以补偿,使受损害的权利得以恢复。因此,其责任主体可以是侵权行为人,也可以不是侵权行为人,而是与侵权人具有管理、监护等某种特殊关系的人,责任形式以财产责任为主,而且允许侵权人与被侵权人平等地协商填补损害、恢复原状的事宜,被侵权人可以放弃全部或者部分权利。由于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不同功能,当同一侵权行为既损害了权利人的人身、财产等民事权益,破坏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秩序,又构成了犯罪,同时应当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发生三种法律责任的重合。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7条明确规定,“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也即侵权人在承担了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同时,不影响其对被侵权人承担民事上的侵权责任。正确理解此条规定,还需要注意: 民事责任的发生,并不一定都产生刑事责任。如果侵权行为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或者人身权益,没有达到构成犯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侵权人承担民事上的侵权责任即已达到弥补损害、惩戒违法行为人的目的。相反,一个犯罪行为发生,依刑法产生刑事责任,也不必然发生民事责任。因为刑法所保护的并不局限于民事权益,触犯刑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但未侵犯他人的民事权益,就不会被追究民事上的侵权责任。当然,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使受害人遭受财产或者人身等民事权益损害的,受害人追究犯罪人的侵权责任,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赔偿权利人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在刑事案件一审的审理过程中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就只有在刑事案件审理终结之后再提起民事诉讼,以追究犯罪人的侵权责任。参见“民事责任竞合”。

☚ 与有过失   民事责任优先原则 ☛
000012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