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格主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人格主义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学说和流派之一。产生于19世纪末,在西方许多国家中都较流行,中心在美国和法国。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佛留耶林(Ralph Tyler Flewelling,1871—1960)、布莱特曼(Edgar Sheffield Brighfman.1884—1954)、鲍恩(Borden ParRer Bowne,1847—1910), 法国的穆尼埃 (EmmanuelMounier,1905—1950),德国的施特恩(LouisWilliam Sfern,1871—1938)等人。人格主义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应当是物质世界,而应当是人格。“人格”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支配、控制和调整自我欲望、意志、感情的道德主体。世界的本源就是这种精神性的人格,一切事物都是它的派生物。世界是各种“人格”的体系,它为“最高的人格”(即上帝)所统治,并按照“最高人格”的目的或意志发展。世界的秩序是一种伦理的秩序,宇宙中的各种事物的性质都刻有道德命令的铭记,人只是具有自由意志和道德观念的有限的“人格”。最高人格上帝创造了宇宙中的一切,而道德价值则是上帝的最高创造物。人格主义标榜自己是“自由哲学”、“生活哲学”、“人的哲学”,强调尊重人格、个性和人的自由,注意人的生活问题。认为社会的基础是人格所创造的道德价值,它体现为一定的道德意志。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和危机的根源在于各种人格中的意志、愿望的不同和冲突,在于人格自身平衡的破坏。因此,解决社会制度问题毋须经过社会革命,只要进行“精神的自我修养”和“道德的再生”,使人格日趋完善,最终达到与上帝合一的境界。这样,人格体系就能获得平衡,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也就会因失去基础而自行解决。人格主义者号召进行所谓的“人格主义革命”,要求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教育,都要为培养完善的道德和实现最高人格服务,以求达到全社会的安全与和谐。这种重视人格培养虽有某种合理因素,但它把道德价值视为社会的基础,并企图通过道德的教育与修养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观点,从总体看却显然是错误的。 人格主义 人格主义rengezhuyi现代西方宗教学派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30年代传播到法国、德国和英国等西欧国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波温、福留耶林、布莱特曼,英国的凯尔,德国的施泰恩,法国的穆尼埃,荷兰康斯坦等。人格主义认为人的自我、人格是首要的存在,是整个世界的精神基源;整个世界都是有意识、有人格的,世界是各种人格的系统;而人格是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脱离客观世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人的认识是由人格内在地决定的,为了认识实在,只能凭借直觉,即人格的内在经验,不能凭借概念和推理;虽然每一人格是独立自主的,但都是有限的,它们朝向一个至高无上的、无限的人格即上帝,上帝是每一有限人格的理想和归宿。在社会观上是神学人本主义,特点是尊重人格、个性和人的自由,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个人的人格,绝对自由是社会发展的动因, “道德再生”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方法。“道德再生”就是使人格日趋完善,达到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即与作为最高人格的上帝融而为一的境界。这样一切都获得了均衡,一切社会矛盾冲突就都因失去基础而消失了,社会就得到“永恒的安宁与和谐”。因此,人格主义认为一切教育、文化、科学都应当为培养完善的道德、达到最高的人格服务。 ☚ 人道主义 劳动创造人 ☛ 人格主义现代宗教哲学学说之一。创始人为美国的波温。主要代表有美国的布莱特曼(EdgarSheffield Brightmann,1884— 1953)、佛留耶林(Ralph Tyler Flewelling,1871—1960),法国的穆尼埃等。把人的自我人格神秘化,认为一切存在物实际具有人格的性质,上帝是整个人格宇宙的统一者,是最高的人格。人格的秩序是一种伦理秩序,人只有对上帝虔诚信仰,才能获得最高真理。重视社会问题,声称人格的完善化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途径。 人格主义见“哲学”中的“人格主义”。 人格主义 人格主义现代西方宗教哲学流派。19世纪末形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在法国较有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是鲍恩、穆尼埃,其他还有弗卢埃林、布赖特曼、霍金、拉克鲁瓦等。 ☚ 新自然法学 鲍恩 ☛ 人格主义 人格主义personalism(1) 主张个人的人格应被放在中心地位加以考虑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与人格主义心理学意思相近。主张只有深入描绘或反映个人经验的心理学才是有意义的研究取向。(2) 归因偏见之一。认为人们常常部分地参照别人对自己的个别行为表现的情况去解释和知觉别人的行为。 ☚ 人道主义 社会决定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