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京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京门jīng mén

国门,指首都。王昌龄《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

京门jīnɡmén

昔时泛指北京的城门。〔例〕姑妈说四爷确是到她家来过一趟,大概是正月十二那天吧,一来是给她道谢,二来为告诉她,他打算上天津,或上海,玩玩去。他说:混了一辈子而没出过京门,到底算不了英雄,乘着还有口气儿,去到各处见识见识。(文三153)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經穴 > 京門
京門  jīngmén

亦稱“氣府”、“氣俞”。足少陽膽經穴。在第十二肋骨游離端。因其爲腎之募穴,爲腎臟原氣募聚之處,故名。主治腰痛,水腫,少腹痛。其穴秦漢典籍已載,定名於晉,沿稱至今。《素問·氣府論》“掖下三寸,脅下至胠,八間各一”王冰注:“脅下至胠,則日月、章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九穴也,左右共十八穴也。”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京門,腎募也,一名氣府,一名氣俞,在監骨下腰中,挾脊,季肋下一寸八分。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清·廖潤鴻《針灸集成·足少陽瞻經》:“京門,主治腸鳴洞泄,水道不利,少腹急痛,寒熱䐜脹,肩背腰髀引痛,不得俛仰久立。”

京都

京都

京(京市;京邑;京华;京门;京国;京城;京师;京阙;华京;玉京;天京;皇京;凤京;仙京;帝京;神京) 邑(都邑) 阙(阙下;阙廷;阙庭;天阙;双阙;城阙)辇(辇下;辇毂;都辇;城辇;京辇;辇毂下) 都门 都下 都中琼都 上都 王都 清都 帝乡 帝都 帝城 帝掖 帝居 帝宫 帝家 帝国 帝华 神州 神宇 神都 皇都 皇城 皇州 皇邑 层城 毂下 日下 天宇 天庄 天邑 天衢 都门 紫都 方州 春明 龙城 龙界 宫邑 朝邑 上国 畿郡 畿皋 宸州 宸恒 尊华 龙袖 觚棱 金城 金马 畿皋 高台 桂玉(桂玉之城;桂玉之地) 斗城 王城 柱国 丹凤城 帝辇之下 清都紫微 清都绛阙 清都紫府
京城之美称:京华 凤城 凤凰城
畿辅、京都:黄图
帝王的都城:天都
京城的内城:皇城
皇城的美称:玉城
北京市内城中央的故宫城区:紫禁城
帝王所住的紫禁城:丹禁
繁华的京都:瑶京
京城之内:阃宇
京城附近:附辇
京都附近或帝王左右:霄汉
京城以外:阃外
(旧称首都:京都)

另见:朝廷 帝王 城市 宫殿 繁华

☚ 首都   街道 ☛

京门

经穴名。代号GB25。出《脉经》。别名气府、气俞。属足少阳胆经。肾之募穴。位于侧腰部,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针灸甲乙经》、《针灸集成》等)。另说“一头齐神阙,一头齐命门,折中是穴” (《循经考穴编》): “脐上五分,旁开九寸半”(《类经图翼》)。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和第十一肋间动、静脉。主治腹胀,腹痛,肠鸣,泄泻,腰痛; 以及肾炎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 或艾条灸5~15分钟。

京门jīnɡmén

经穴名。代号GB25。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气府, 气俞。属足少阳胆经。肾之募穴。位于第十二肋骨游离端下方。主治腹胀、腹泻、肾炎等。直刺0. 3 ~0. 5 寸。灸3 ~5 壮或5 ~10 分钟。

京门

京门G25Jingmen

足少阳胆经穴。首见《脉经》。别名气府、气俞。为肾之募穴。位于胁下,当第十二肋游离端下际。侧卧取之。局部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 并有第十一肋间神经。本穴位置另说有三:
❶一头齐神阙,一头齐命门,折中是穴;
❷在脐上0.5寸,再旁开9.5寸;
❸直对章门,外开2寸。
一般直刺0.3~0.5寸。针后局部痠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
主治背腰、肾等疾患,如腰脊痛,项背寒,肩胛内廉痛,胁肋痛,腹胀,小便不利,溺黄,小腹痛,洞泄下痢等。现又多用以治疗肾炎,肠疝痛,肋间神经痛等。也可用作辅助诊断,如《圣惠方》载:“京门隐隐而痛者,肾疽也; 上肉微起者,肾痈也。”《外科大成》:“肾痈之发,必先京门穴隐痛不已。”。

☚ 日月   带脉 ☛
000014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