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产业保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产业保护

一个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进入本国市场施加一定程度的限制,以达到保护民族产业的目的。产业保护的理论依据是各种各样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在当今世界,尽管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信奉和主张自由贸易,但实际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对外国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国市场施加一定程度的限制。保护民族产业的主要手段是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关税壁垒指的是一国政府通过对进口商品和服务征收关税,来限制外国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国市场。由于关税提高了外国商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从而降低了其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贸易保护措施。可以起到保护民族产业作用的关税,大致可以分为保护性关税和惩罚性关税两类。保护性关税,是指由一国政府主动实施的、往往持续一段较长时间的关税;惩罚性关税,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对抗外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而实施的关税,这种关税具有惩罚性和报复性的特征。典型的惩罚性关税是反倾销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为代表的国际社会作出了很大努力来减少关税壁垒。经过GATT主持的多轮多边贸易谈判,可以说关税壁垒已经不再是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主要障碍。非关税壁垒是指除了关税以外的其他各种限制进口的政策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非关税壁垒逐渐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这些非关税壁垒主要包括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苛刻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减少非关税壁垒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关键。GATT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多边贸易谈判的重点放在非关税壁垒上。90年代建立的用以取代GATT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致力于消除各国的各种非关税壁垒,以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产业保护

产业保护

关贸总协定建立乃至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根据比较利益进行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提高世界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增加世界生产和消费。但随着世界技术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发生激烈的变化,引起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均采用这样一些通行手段对本国民族工业进行保护: (1) 直接的关税和非关税保护。(2) 间接的非关税保护。(3) 国内产业政策。具体地讲,直接的关税和非关税保护主要措施有: 禁止进口; 行业归口审批; 进口许可证; 进口配额; 自愿出口限制; 限向国内采购; 规定国产化率; 有秩序的行销协定; 体现保护差别 (或产业政策差别) 的关税和附加费用;进口最低价格制度;自愿出口价格限制;进口预存款制度; 反倾销税、反补贴税; 惩罚性关税; 紧急附加税; 进口融资限制; 体现不同产品差别的国内运输费用; 关税配额; 季节性关税; 进口价格和数量的调查、监视等。间接的非关税保护措施主要有:包装和标签的规定;健康和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安全及工业标准;通关手续和地点;海关估价程序;海关分类;外汇管制; 以商业秘密和国家安全为由以内部文件的形式进行内部行政干预和审批。国内产业政策主要措施有:政府或国家垄断性的生产、销售与贸易; 政府体现产业区别的国内资源倾斜政策;对国内重点保护的产品实行优惠税收;对国产化率高的产品实行优惠利率; 对购买国产品实行贷款; 对重点民族工业提供政策性保险和政策性加速折旧; 对进口品竞争产业给予科研补贴; 对承担国家重点产业发展的国营企业给予政策性补贴;实行汇率贬值以奖出限入,等等。

☚ 民族工业   投入—产出分析 ☛
000002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