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耿寿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耿寿昌 耿寿昌西汉时期设立常平仓的主要倡议者。汉宣帝五凤年间(前57~前54年),鉴于西北地区粮价不稳,他倡议在西北各郡设立常平仓,积贮粮谷,谷贱时增价收购,谷贵时减价出售,以稳定粮价,并用于备荒赈恤。耿寿昌的常平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李悝的平籴法,将平籴法的平抑物价功能扩大到备荒救灾领域,系救灾思想的一大发展,为后世所效仿,在备荒救灾史上有一定地位。 ☚ 李冰 姚崇 ☛ 耿寿昌 耿寿昌西汉理财家、历算家。汉宣帝时为大司农中丞。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到皇帝宠幸。上奏建议西北各郡设置 “常平仓”,谷贱时增价补进,谷贵时减价出售以利农业,并供给北部边境,减省了运输粮食费用,得封关内侯。他对天文学也很有研究,甘露二年 (前52) 他奏以图仪用来观测天象,并以铜铸浑天仪,著有 《月行帛图》 二百三十二卷,《月行度》 二卷,今佚。精通数学,曾删补《九章算术》 一说,耿寿昌因给孝宣皇帝造杜陵,得封关内侯。 ☚ 京房 许商 ☛ 耿寿昌 耿寿昌西汉理财家、历算家。宣帝时官大司农中丞。建议西北边郡置常平仓,平抑谷价,后封关内侯。曾对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进行过增订删补,以铜铸浑天仪观测天象。主持建造长安杜陵工程。 ☚ 龚德 毛延寿 ☛ 耿寿昌 耿寿昌西汉理财家、历算家。官大司农中丞。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于宣帝。五凤(前57—前54 )中,建议在西北各郡设置常平仓,筑仓贮谷,谷贱时增价收进,贵时减价出售,以稳定粮价、备荒赈恤,有利农业。为汉以后历代王朝所效行。平生精通数学,曾删补《九章算术》;对天文历算亦有研究,曾以铜铸浑天仪观察天象。有《月行帛图》二百三十二卷、《月行度》二卷,均佚。 ☚ 贡禹 龚遂 ☛ 耿寿昌 耿寿昌西汉理财家、历算家,生卒年不详,汉宣帝 (公元前73—前49) 时任大司农中丞,精通算学,“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于上”,五凤四年 (前54年),奏言“籴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郡谷足供京师,可以省关东漕率过半”,又奏“增海租三倍”,有御史大夫萧望之提出异议,但“天子皆从其计”。(《汉书·食货志》) 及漕事果便,又创议建立常平仓:“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耿寿昌将前人的平籴平粜思想具体化为常平仓制度,并将其着重点放在稳定粮食价格和粮食供应上。边郡的农业生产虽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但由于战争和种族纠纷,农业收获一直难以稳定,这是耿寿昌提出在边郡设立常平仓的背景条件。汉宣帝五凤四年 (前54年),朝廷采纳耿寿昌的建议,在边郡设常平仓,取得成效,赐耿氏“爵关内侯” (同上)。常平仓制度行至元帝初元五年 (前44年) 被罢除,东汉明帝永平五年 (62年) 重又推广。后历朝虽时有废兴,但始终成为重要经济政策之一。后世思想家常以耿寿昌之常平,与《管子》 的轻重理论、李悝的平籴政策并称,备加赞赏。(参见“平粜平籴论”) ☚ 司马迁 王莽 ☛ 耿寿昌西汉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汉宣帝(前73—前49)时,任大司农之职。以善算知名,曾与北平侯张仓删补《九章算术》,精于“分铢之事”,“能商(即度)功利”。宣帝五凤(前57—前54)中,上书建议就近收购三辅、河东、上党、太原诸郡粮谷,供给京师,以省关东漕运,并在边远地区开设常平仓,以平抑粮价。甘露年间,继落下闳之后,以铜铸成了用以演示天象的浑象(相当于现今所谓的天球仪),成为中国天文仪器史上的一个创举。宣帝逝世后,他又为造杜陵。因其屡建功业,被赐爵关中侯。著有《月行帛图》232卷、《月行度》2卷,已佚。 耿寿昌西汉大臣。宣帝时(前73—前49),任大司农中丞,议于西北各郡设置“常平仓”,谷贱时增价进,贵时减价售,以利农事。后封关内侯。精通数学,尝删补《九章算术》,以铜铸浑天仪观测天象。著《月行帛图》二百三十二卷,《月行度》二卷,今佚。 耿寿昌西汉经济家、历算家。宣帝时,任大司农中丞,在西北各郡筑仓貯谷,谷贱时增价收进,谷贵时减价出售,以利农业发展,名为“常平仓”。后封关内侯。他精通数学,曾删补《九章算术》。对天文学也颇有研究,曾以铜铸浑天仪观测天象。著有《月行帛图》 二百三十二卷、《月行度》二卷,今佚。 耿寿昌西汉财政家、历算家。宣帝时,任大司农中丞。建议籴关中、河东、上党、太原等地谷供京师,省关东漕运;增加海租;在西北各郡设置“常平仓”,谷贱时增价收进,谷贵时减价出售。后主持杜陵修建工程,封关内侯。精通数学,删补《九章算术》。对天文学也有研究,曾以铜铸浑天仪观测天象。著有《月行帛图》二百三十二卷,《月行度》二卷。今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