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耿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耿弇弇(yan);3—58东汉初大将。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少好学,习《诗》、《礼》,常见郡尉讲武勒兵,由是好统兵作战之事。更始时北上归附刘秀,为门下吏。因乱与秀分散后,请其父上谷太守耿况与渔阳太守彭宠各发骑兵二千与步兵千人,弇率领这支军队大败王郎兵。秀乃任其父况为大将军、兴义侯,任弇为偏将军。后弇请归幽州,与吴汉北发幽州十郡兵,从秀镇压铜马、赤眉等农民起义军。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拜弇为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率兵击灭割据势力张步,夺取城阳、琅邪、高密、胶东等十二郡,齐地悉平。建武六年(30年)西拒隗嚣。后与中郎将耒歙攻占安定、北地诸郡。弇凡攻占四十六郡,深得光武帝信任,每有四方异议,辄召入问对策。 耿弇3—58东汉初大将。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更始时与其父况率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郡兵归刘秀,为偏将军。旋拜大将军,与吴汉发幽州兵,从刘秀镇压铜马、高湖、赤眉、青犊、尤来、大枪等农民军。东汉建立后,拜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他善用兵,长于谋略。进攻齐地割据势力张步时,以围城打援战术大破张步部将费邑军;以声东击西办法攻占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以故示弱以骄敌气之策略大破张步。凡攻占城阳、琅邪等十二郡,齐地悉平。 耿弇3—58东汉初扶风茂陵 (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伯昭。王莽末年率上谷郡兵归附刘秀,跟随刘秀消灭王郎,镇压铜马、赤眉起义,官至建成大将军。曾击败张步,定齐地十二郡,为东汉开国功臣之一,被封为好畤侯。 耿弇 耿弇前3~58geng yɑn字伯昭。东汉右扶风茂陵(今兴平市东北)人。东汉大将。父耿况,举明经为郎,与王莽从弟王伋同师安丘先生习《老子》,出任上谷(治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太守。新莽末年农民起义,群雄割据。耿弇携父归从刘秀,被任为将军,对铜马、高湖、青犊等河北起义军采取招抚和镇压相结合的手段各个击破。光武帝刘秀即位,拜为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建武五年(29),领兵一举击败齐地割据势力张步,平定城阳、琅玡等十二郡。光武帝赞其“有志者事竟成”。永平元年(58)卒,时年56岁。谥号愍侯。 ☚ 耿宝 耿觉 ☛ 耿弇 耿弇3~58东汉开国功臣。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伯昭。少好将帅之事。年二十一北谒光武,由门下吏升为大将军。曾力劝光武图定大计,先后从定王郎,镇压铜马、赤眉等农民起义军。光武即位,拜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复平定张步割据势力,攻占全齐十二郡之地。其一生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卒谥愍侯。 ☚ 窦太后 耿况 ☛ 耿弇公元3—58东汉初将领。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父耿况,为朔调连率(即上谷太守)。他习父业,好将师之事。更始时,率上谷郡兵归刘秀。授大将军,从秀平定王郎,镇压铜马、赤眉起义军。刘秀称帝后,任为建威大将军。建武二年(26)封好畤侯,击平齐地割据势力张步,攻占城阳等十二郡。 耿弇3—58东汉初将领。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父况。新莽时,为朔调连率(上谷太守)。更始时,率上谷郡兵归刘秀,任大将军,平定王郎割据势力,镇压铜马、赤眉等农民起义军。刘秀即位后,他为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击败齐地割据势力张步,攻占城阳、琅邪等十二郡。 耿弇3—58字伯昭。东汉扶风茂陵(陕西兴平东北)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少好学,有权谋。更始时,率上谷郡兵归刘秀。任大将军,从平王郎,镇压铜马、赤眉等农民起义军。东汉建,拜建威大将军。建武二年(26),封好畤侯、食好畤、美阳二县。前后共击平四十郡,屠三百城,未受挫折。(参考图216)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