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卷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卷书》 古印度故事集。最初只是口头流传,后被各个宗教纳入自己教派的经典中用以宣传他们的教义。成书时间约在公元1世纪。共有五卷(《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 《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 《不思而行》)。集子内容丰富,有讲仆人如何愚弄国王的,有讲弱者怎样反抗强暴的,有赞扬人民团结御敌的,有揭露统治者丑恶行为的,总的倾向是宣传只要弱者团结互助便可以战胜强者的道理。诗中闪耀着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具有很大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但也有些故事宣扬宿命论、轻视妇女等落后意识。 五卷书 《五卷书》印度梵语故事集。是一部诗文并茂、有故事有教训、以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方式编排的文学作品,大约成书于3~4世纪。《五卷书》 中的寓言、童话和小故事大多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最初只是口头流传。全书除序言外分5卷,故名 《五卷书》。第一卷是 《朋友的决裂》; 第二卷是 《朋友的获得》; 第三卷是 《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 第四卷是《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 第五卷是 《不思而行》。 ☚ 佛本生故事 故事海 ☛ 五卷书印度古代童话、寓言故事集。用梵文写成,包括《绝交篇》、《结交篇》、《鸦枭篇》、《得而复失篇》、《轻举妄动篇》等5卷。反映城市平民的生活和思想,对婆罗门权贵有所讽刺。 五卷书 《五卷书》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因有五卷而得名。全书采用“连串插入”结构,插入许多动物故事,寓言、童话等。序言云:此书由一博学的婆罗门昆湿奴沙所创作,用以开导三个愚蠢的王子,教以治国安邦、为人处世之道。实际上多以宣扬权术、智慧和诡计为主。其成书年代最早可能在前1世纪。现今流行本为12世纪一耆那教僧侣所编订。6世纪后中近东已有数种语文译本,12世纪欧洲有巴尔多的拉丁文改写本。故事简明、生动,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思想,成为他们的生活教科书。后来的《一千零一夜》、《十日谈》、拉·封丹《寓言诗》、《安徒生童话集》,乃至在中国流传的佛经故事等,都曾受其影响。至19世纪,欧洲学者因研究这类故事的发展演变,开创了一门新的比较文学学科。 ☚ 《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 小泥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