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暴雨洪涝灾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暴雨洪涝灾害

五、暴雨洪涝灾害

贵州省是一个多暴雨洪灾的高原山区。因暴雨而引起的灾害,有地表沟溪河槽径流暴涨而造成的洪水、山洪暴发、低洼地积水成涝、泥石流和水石流;强烈的暴雨还往往伴有大风、雷电、甚至冰雹,有时会拔树倒屋、伤毙人畜。1991年7月全省61个县市受到暴雨洪涝灾害,安顺、水城、六枝、印江、思南、遵义、都匀、平坝、册享、平塘等10多个县城被淹,1 400余家企业遭水灾,铁路中断,城市设施和水利工程均遭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全省受灾人口达2000余万人,数万名群众被围困在洪水之中,死亡人数达400多人。
我国一般是把一日降水量达到50毫米以上,称为暴雨日;日降水量达到100毫米以上,称为大暴雨日;日降水量达200毫米以上,称为特大暴雨日。贵州省24小时最大暴雨量为336.7毫米,出现在罗甸县的1976年5月23日20点到5月24日20点;1小时最大暴雨量116.0毫米,出现在安顺1979年7月20日1时15分至2时15分。
贵州省各地年平均暴雨日在0.8—5.2天之间,南部多于北部,有3个多暴雨区和两个少暴雨带。一个多暴雨区在西南部,即织金、平坝、晴隆、盘县、兴义、望谟一带;另一个多暴雨区在东南部,以都匀、雷山、荔波一带为最多,第三个多暴雨区在东北部,年平均暴雨日在3天以上。一个少暴雨带在省的西北部,年平均暴雨日不到两天;另一个少暴雨带在𣲘阳河流域和思南塘头、瓮安、福泉一带,年平均暴雨日数在1.8天左右。
全省各地暴雨日数以夏季(6—8月)为最多,约占全年的55%,次为春季(3—5月)约占40%,秋季(9—11月)只占5%,冬季(12—2月)未出现过。各地暴雨日数年变化有较大的差异,可以分为春季单峰型、夏季单峰型和双峰型三类。春季单峰型,暴雨多出现在5月中旬前后,此区包括黔南州西半部和黔东南州东南部。西部地势较高的威宁、盘县一带是双峰型,多暴雨期分别出现在初夏和初秋。夏季单峰型,暴雨持续时间长,多连续性和区域性大暴雨,前述两型以外的广大地区属此型。
全省70%以上的地区被可溶性碳酸盐类岩石所覆盖,岩溶地貌极为发育,因而一些出口狭窄的谷地、洼地或较大的盆地等低洼地区,常因暴雨造成山洪暴发的洪水灾害,或因泄水不及造成短时积水成湖的涝灾。贵州受水患成灾的农田面积1991年达53. 33万公顷,1983年达31. 26万公顷,1985年达30. 63万公顷,而1954年成灾面积为9.62万公顷,1957、1959年也只超过6. 67万公顷。80年代以来,洪涝灾害大大超过50、60年代。
暴雨是一种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对生产建设有一定的破坏性,特别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更为突出。暴雨降落地面,不但会破坏土壤结构,冲走肥沃表土,还会形成山洪暴发,常使一些洼地、坝地和沿河一带农田被水打沙壅而减产,严重的甚至使整个村镇荡然无存,昔日平川,顿成泽国,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
防止暴雨洪涝灾害的根本办法是坚决制止毁林毁草、乱砍滥伐、放火烧山、铲草皮灰等一切破坏水土的行为;大力抓好封山育林、植树种草、坡土梯化、注意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修设各种水闸、排水沟,加强河堤的管理维护工作。暴雨来临前,应及时抢收已成熟的作物,对水稻秧田及刚移栽的本田临时进行深灌。暴雨后,要及时抓紧补种、扶倒、追肥等田间管理。

☚ 四、秋风灾害   六、冰雹灾害 ☛
000128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