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八五”计划
1991年10月由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制定并经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计划提出“八五”时期自治州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打好扶贫攻坚战,基本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资源优势,开发优势产业,建立以锡、锌、锰、铝、锑为主的矿业生产基地,建立杉木、桉树生产基地和热带作物生产基地;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快县办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边境贸易和对外经济联合协作的发展;加强市场建设,扩大城乡商品流通,稳定物价,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发展生产,增加财政税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搞好科技兴农,推进企业科技进步;控制人口增长;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计划提出1995年自治州工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达到24.6亿元,比1990年增长30.85%,年均递增5.5%。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6.8亿元,比1990年增长24.4%,年均递增4%;工业总产值为7.8亿元,比1990年增长47.2%,年均递增8%。国民收入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1995年为18.5亿元,比1990年增长47.2%,年均递增8%。人均国民收入571元,比1990年增加147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五年累计8.5亿元,年均递增11.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65亿元,更新改造投资8500万元。“八五”期间,所有的行业都要大力改进产品质量,增加品种,降低能耗,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地方财政收入1995年达到1.3亿元,比1990年增长57.2%,年平均递增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