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于湖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于湖词 于湖词词别集。又名《于湖先生长短句》、《于湖居士乐府》。南宋张孝祥作。孝祥号于湖居士,故名。宋刻《于湖居士文集》卷三十一至卷三十四为乐府,四卷,一百八十二首,有吴昌绶《景刊宋元明本词》本。另有宋乾道刊《于湖先生长短句》五卷,拾遗一卷,其中有三十六首为本集未收者。有陶湘《续刊景宋金元本词》本。 ☚ 放翁词 稼轩长短句 ☛ 于湖词 于湖词三卷。张孝祥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歌词类著录长沙刘氏书坊《百家词》本《于湖词》一卷。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于湖词》,初刻一卷。毛晋跋谓未见全集,仅从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录词二十四首,加辑四首,刊为一卷。后得《于湖先生长短句》五卷本,毛晋复删除重复,续刊二、三两卷,并以陈应行、汤衡二序置于卷首。毛本《于湖词》共收词一百八十一首。参见“于湖居士乐府”、“于湖先生长短句”、“紫微雅词”。 ☚ 于湖先生长短句 紫微雅词 ☛ 《于湖词》《于湖词》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南宋词人。高宗朝进士第一。曾任建康留守,以及荆南、湖北安抚使等,后因病以显谟阁直学士身份离职,退居芜湖,讲论理学,徜徉山水。孝祥为人刚正不阿,力主抗金,为岳飞辩冤,支持张浚北伐,因而不断受到主和派秦桧等人打击,但他不改初衷,斗争坚决。其诗文成就都很高,而以词名垂后世。词现存220余首,其中尤以表现爱国思想、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概括了自绍兴合议至隆兴元年符离兵败20余年间的社会状况,对朝廷不修边备、不用贤才、实行屈辱求和政策,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词中写道:“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其词较多的是写景寄情之作,挥洒如意,颇多佳作。张孝祥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在词的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 张孝祥今传《于湖居士文集》40卷,其中词4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徐鹏校点本。《于湖词》3卷,有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等。 于湖词一名《于湖乐府》、《于湖居士乐府》、《于湖先生长短句》。词别集。南宋张孝祥(1132—1169)撰。三卷。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高宗绍兴进士。历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后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留守。诗、文、词俱佳。原有《于湖集》,“所作长短句凡数百篇”(陈应行序),后未传。今传词集两种:附于宋刊《于湖居士文集》者,四卷,收词一百八十二首,称《于湖乐府》;宋乾道间刻《于湖先生长短句》,五卷,又拾遗一卷,每词各注宫调。汲古阁刊之,改名《于湖词》,厘为三卷。其词有深厚爱国思想, 力主北伐统一。又有写景抒情、挥洒自如之作,词风接近苏轼,气势豪迈,境界阔大。代表作为《六州歌头》,声情激壮,震撼人心。词家陈廷焯以为“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白雨斋词话》)张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诸多词作成历史名篇。有《宋名家词》本,《四库全书》本。另有《景刊宋金元明本词四十种》本,收《于湖居士文集乐府》四卷及《于湖先生长短句》五卷, 拾遗 一卷。一九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徐鹏校点《于湖居士文集》,词在其中。 于湖词词集。又名《于湖先生长短句》。南宋张孝祥(号于湖居士)作。三卷。有明毛晋刻本。另有宋刻《于湖先生长短句》五卷,拾遗一卷,有陶湘影刻本。 于湖词三卷。宋张孝祥(1132—1169)撰。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今属安徽和县)人。其生平详见《于湖集》 (辞目)。此书又名 《于湖先生长短句》、《于湖居士乐府》。宋史《艺文志》载其词一卷。陈振孙《书录解题》亦载《于湖词》一卷。黄升《中兴词选》则称《紫微雅词》,以张孝祥曾官中书舍人之故。其词早期多清丽婉转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抗金复国的强烈感情,表达感时忧乱的爱国之心,激昂豪放,风格近于苏轼,对后来辛派词人的创作很有影响。此集现存主要版本有:铁琴铜剑楼影宋本《于湖先生长短句》五卷、《拾遗》一卷; 陶氏涉园影宋单行本《于湖先生长短句》五卷、《拾遗》一卷;双照楼影宋全集本《于湖居士乐府》四卷;《四部丛刊》影印慈溪李氏藏宋刊文集本;汲古阁刊本《于湖词》三卷;毛晋校本《于湖词》一卷。(北京图书馆藏);《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天津图书馆藏);《宋元名家词》抄本《于湖长短句》五卷(北京图书馆藏);南京图书馆藏李子仙影宋抄本 《于湖先生长短句》五卷,《拾遗》一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