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于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于归

于归

❶女子出嫁。《周南·桃夭》 一章: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毛《传》:“之子,嫁子也;于,往也。”郑《笺》:“宜者,谓男女年时俱当。”《豳风·东山》四章:“之子于归,皇驳其马。”郑《笺》:“之子于归,谓始嫁时也;皇驳其马,车服盛也。”
❷大归。回归母家,不再返回。孔《疏》: “言大归者,不返之辞。”《邶风·燕燕》三章:“之子于归,远送于南。”毛 《传》: “归,归宗也。”孔 《疏》: “ 《左传》 曰:大归也。以归宁者,有时而返,此即归不复来,故谓之大归也。”卫庄公死,立其妾陈女戴妫之子完,为桓公,完又被庄公之子州吁杀害。戴妫在完死后被迫返陈,陈在卫国之南,所以庄姜送戴妫向南去。

☚ 于以   于此 ☛
于归

于归yúɡuī

━━ 出嫁。语见《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朱熹集传:“妇人谓嫁曰归。”明·孙仁孺《东郭记·一妾》:“在闺中双双聚首,怕于归不能相守。”

☚ 三周   门楣 ☛

于归

谓女子出嫁。明孙仁孺《东郭记·一妾》: “在闺中双双聚首,怕于归不能相守。”
○ 夭桃秾李

于归

女子出嫁。《诗经·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于,助词无义。清李渔《唇中楼·双订》:“他日于归,不知嫁着甚么男子,好生悉闷。”

于归

于归

《诗·周南·桃夭》:“之子~,宜其室家。”后因称女子出嫁。张元济《与汪荣宝》:“旋接大柬,欣悉令嫒~之喜,曾与拔兄薄具镂银花篮一对,交邮寄上。”郭沫若《上父母函》:“闻大侄女今年有酒,不知已否决定?读书方才上路,便赋~,殊觉有妨碍也。”

☚ 出阁   添妆 ☛
出嫁

出嫁

嫁(招嫁;遣嫁;聘嫁) 归(由归;于归) 出门(出门子) 出聘出室 出适 配人 适人 放人 从人 随人 打发 寻主 百两 携衾 有行
女子出嫁:聘 适 外成 有家 施衿 移天适人 之子于归 嫁杏摽梅
女子嫁到男家:过门 进门
妇女嫁到男家,成为男家的一员:入门
公主出嫁:出阁
旧时称女子许配,出嫁:
婚配出嫁:配嫁
打发出嫁:发嫁
嫁女儿:嫁子 嫁女 打发
以女嫁人:
嫁女或送终:嫁送
女子嫁人:跟(轻易~人) 醮
女子成年后,应当嫁人成家:女大当嫁
女子长大后终须出嫁:女大难留
嫁给男方:委身
妓女嫁人:从良
妓女改行从良:辞脂谢粉 谢粉辞朱 洗脂谢粉
嫁给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下嫁 下姻
帝王之女下嫁:降(降婚;降嫔)
嫁给丧偶的男人:填房
嫁给亡夫的弟兄:转房
嫁给才貌远不如自己的人:彩凤随鸦 彩鸾逐鸡
嫁到远方去:远嫁
古时诸侯嫁女,以侄娣从嫁:
强迫女子出嫁:逼嫁 逼醮
(女子结婚:出嫁)

另见:结婚 丈夫 喜事

☚ 娶妻   结婚时间 ☛

于归yú guī

出嫁,适人。因《诗·周南·桃夭》:“之子~~,宜其室家。”句,后因以借谓女子出嫁为“于归”。《聊斋志异·公孙九娘》:“生问:何时~~?”

于归

于归

中国古代婚姻礼俗称谓,起源先秦时期,原意本指姑娘出嫁成亲。《诗经》有首诗中就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国风·周南·桃夭》)后世遂把女子出嫁到夫家称为“于归”。蒲松龄所撰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中就说:“生问: ‘何时于归?’朱云: ‘三日矣。’”意思是说朱氏三天后就要嫁人了。

☚ 撒喜果   束帛 ☛
于归

于归

古时谓女子出嫁。《诗·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后因以出嫁为“于归”。

☚ 报   内训 ☛

于归於歸yú guī

出嫁。《冷庐医话》:“自幼患鼻衄,于归后,无岁不发。”

于归yu gui

(of a girl) get married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