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华232—300西晋大臣,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少孤贫,曾牧羊。好学,强记默识,博通群书。著《 张华革命先驱张华烈士 周天慧 湖北日报1982年1月31日 张华/女史箴 ☚ 反《金人铭》 张华 ☛ 张华 张华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晋初任中书令,加散骑常侍。排除异议,力劝晋武帝定灭吴之计。统一后出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惠帝时,历任侍中、中书监、司空,封壮武郡公。后被赵王司马伦和孙秀所杀。其诗委婉妍丽,有“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之评。有《博物志》,辑本《张司空集》。 ☚ 张华 女史箴 ☛ 张华 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少孤贫,以牧羊为生。得阮籍赏识,始为世人所重。魏末任佐著作郎、中书郎。入晋为黄门侍郎、度支尚书。力主伐吴,以平吴功封广武侯。惠帝时任太子少傅、中书监、司空,进爵壮武郡公。因不附赵王伦,为其同伙孙秀所杀。博学多识,清廉正直,重才扶秀,奖掖后进。现存诗三十余首,词藻华艳, 多用典故, 但内容空泛, 后人有“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之讥。间有伤生忧时、刺世疾俗之作,《轻薄篇》、《游侠篇》等是其代表。另有《博物志》,分类记载异境奇物、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为我国早期志怪小说。原有集十卷,已散佚。明人辑育《张司空集》。 ☚ 成公绥 陈寿 ☛ 博物志/弱水西国香/西国香/辟疫香/猴玃/太公望/姜太公/澹台子羽/不死酒/八月浮槎/天河与海通/天河/蟒气/天门郡仙谷/天门山 ☚ 琐语 博物志 ☛ 张华 张华即《张茂先》。 ☚ 斑狐 吴兴老狸 ☛ 张华 张华即《蜀盘洛钟》。 ☚ 蜀盘洛钟 牛郎织女 ☛ 张华 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出自庶族。魏末以郡守鲜于嗣之荐,为太常博士,历佐著作郎、长史兼中书郎、中书郎。司马炎代魏为帝,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晋初重庙堂乐章,多出傅玄、张华之手。因与伐吴密谋,进广武县侯,出任幽州都督。屡因被忌而贬官,后与诛楚王玮,拜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时贾后与贾谧专权,以华庶族而有谋略,无逼上之嫌而负重望,乃倚之政事。华惧贾氏之盛,作《女史箴》。进封壮武郡公,拜司空。其子劝其逊位,华恋不忍去。后赵王伦矫诏废贾后,张华亦被杀,夷三族。时年六十九。华位崇望高,为晋初文坛祭酒。喜奖掖文士,其所称引、交接者,有陆机兄弟、左思、成公绥、陈寿、褚陶、张轨、刘聪等,皆一时之选。藏书之富、见闻之博,世莫与比。著《博物志》十卷,佚,今所见本系出后人辑集。今人范宁有《博物志校证》。又尝为东方朔《神异经》作注。华工诗能文,《诗品》列入中品,称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今所见遗诗,《情诗》五首语浅情深,是为“儿女情多”之代表。其乐府《轻薄篇》、《博陵王宫侠曲》、《游猎篇》等,亦能华缛俊爽。《文心雕龙·章表》云:“晋初笔札,则张华为隽。其三让公封,理周辞要。”惜让公表今已不存。有集十卷,佚。明人张溥辑为《张茂先集》,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又续有辑补。主要事迹见《晋书》本传。 ☚ 成公绥 张翰 ☛ 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人。西晋文学家。魏末,曾任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入晋、为中书令,拜黄门侍郎,力劝武帝伐吴,任度支尚书。吴平后封广武县侯。惠帝时,历任太子少傅、中书监。官至司空,进封壮武郡公。后因拒绝参与赵王伦和孙秀的篡权阴谋,被害。原有集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张司空集》。另撰有《博物志》。 张华 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人。晋初任中书令,因力劝武帝灭吴有功,历任侍中、中书监,官至司空,封壮武郡公。是西晋太康时期的诗坛领袖和重要美学家。著有《博物志》,后人辑有《张司空集》。 ☚ 得意忘象 文尽而有余,久而更新 ☛ 张华 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人。少孤贫,曾以牧羊为生,博学多通,图纬方使之书,莫不详览。魏末被荐为太常博士。入晋,因力主伐吴有功,历任要职。惠帝时,被赵王司马伦和孙秀杀害。 ☚ 郭泰机 周处 ☛ 张司空集 ☚ 傅鹑觚集 张司空集 ☛ 张华·干宝· 〔选自《搜神记》〕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哲理的故事。它记述了善易卦、明政刑的豫章太守张华,也刻画了聪明智慧,救人于危难的义士赵朔。双方围绕着一个犯人的生与死,展现了一场在必死中求生的戏剧冲突,读罢发人深省,余味无穷。 小说主人公张华善于易筮,能通神明,法力无边。他明察秋毫,谁也逃不出他的法网,“下吏罪人畏之”。但他的性格还有另外一侧面,即过于自信,“或当死者,悉放归辞父母。”善易而过分迷信易筮,只是依仗教条和主观推断处理政务,不做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反被假象所蒙骗。相传《易》为上古周文王所作,是专讲算卦的书,周人以蓍草占卦,后人称为易筮。张华明于易卦,自以为无所不知,不料居然有人诱其上当,反而成了个愚蠢可笑的人物。 诱其上当的赵朔是个敢于和官府对抗的不徒。当他向知犯人因限满赴州就刑而悲痛号哭时,公然煽动犯人逃走。逃脱“明于易筮,前后避者皆获得”的张太守的法网可能吗?至此读者不禁生一悬念。作者在这求生无路的特定背景下,引出了赵、张二人斗智斗法的生动具体的情节。从赵朔从容不迫而又周密自信的人物对白中,读者看到了一位仗义豪爽,富于同情,足智多谋,对易筮似乎也颇有研究的人物形象。 作者以简练笔法把赵朔的锦囊妙计描述出来,言简意赅,不用过多笔墨,更添了几分神秘。用这简单的办法就能逃之夭夭了吗?读者至此不禁又生一悬念。正是这不断引人入胜的笔法把故事推向高潮。“其人一依朔言”几字用得极妙,它把犯人怎样脱逃的情形明确地交代出来,不做正面实写,只用虚说一笔轻松带过,毫无重复累赘之处。这样,与上文实写之处相结合,可谓虚实相间,恰如其分。 读者最感兴趣的是犯人最后的命运,这是赵、张二人矛盾冲突的焦点。犯人逾期未归,司法衙门便把这人的名字报告了。周易共有六十四个卦形,张华算了六个卦后,便盲日地推断出,“何故腹上不深三尺,背卧黄沙,此人必投水死,更不用寻也。”犯人轻易地逃生了。倘若他能派人验一下尸身,这种表面现象并不难识破,即使不去寻看尸体,再多算几卦,仔细研究一番,可能也不至上当。然而张华自恃聪明,反被聪明所误,由正确的前题,以一般代替特殊地演绎出错误的结论。人们从这个小故事的结局可以吸取到许多有益的教训,受到许多富于哲理的启示。 小说结尾以画龙点睛之笔使赵朔这一形象更加完美。轻着笔墨,写他于酬谢之重贿“一无受焉”,一个令人钦佩的形象兀然突起。赵朔不仅是个充满智慧的传奇人物,而且是个不取私利、品格高尚的义士。 作者干宝,晋书本传对他有如下评介:“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这篇小说确实体现了他叙事简洁,直而能婉的艺术技巧,表现出他善于抓住典型事例和曲折情节塑造人物的写作才能。作者采用在激烈的矛盾冲突出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寥寥数笔的白描手段,勾勒出生动而又鲜明的形象,这都是我国古代作家叙事记人常用的。 张华 西晋文学家、诗人。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因平吴有功,封广武县侯,官至司空。他强记默识,博学多闻,当时推为第一。著有《博物志》,文集十卷失传。后人辑有《张茂先集》。 张华 张华232—300西晋辞赋家、著名文学家。《晋书》有传。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人。少孤贫,自牧羊。学业优博,辞藻温丽;勇于赴义,笃于周急。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喻。阮籍见之称曰“王佐之才也!”自此名声始著。魏末为太常博士、长史、中书郎。入晋为黄门侍郎,封关内侯。晋惠帝即位为太子少傅,拜右光禄大夫、中书监。后为司空。张华佐政,尽忠匡辅,弥缝补阙,海内晏然;性好人物,引进不倦,士有一介之善者,为之延誉;名重一世,众所推服,晋史典章并属之损益;雅爱书籍,家无余财,唯有书30车;博闻精通,作《博物志》30卷。为赵王伦和孙秀杀害。今存赋多篇,完整和较完整的有《归田赋》、《朽社赋》、《感婚赋》、《相风赋》、《鹪鹩赋》,多为短篇小制。《鹪鹩赋序》中总结了“言有浅而可以托深,类有微而可以喻大”的创作理论,反映出晋代咏物赋的普遍特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评曰:“张华短章,奕奕清畅,其《鹪鹩》寓意,即韩非之《说难》也。”原有集,《隋书·经籍志》载目10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 张升 张协 ☛ 张华借指善于识才、用才之人。唐温庭筠《题西明寺僧院》诗: “自知终有张华识,不向沧州理钓丝。” 张华zhāng huá人名。祖上做皇粮庄头,与尤二姐指腹为婚,后因遭官司家道败落,混迹赌场。贾琏偷取尤二姐后,凤姐又令家人旺儿唆使张华告状,施展逼迫尤二姐的策略:(察院)次日回堂,只说~无赖,因拖欠了贾府银两,枉捏虚词,诬赖良人。(六八·1664) 张华 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少孤贫,曾以牧羊为生。性耿直,得阮籍的赏识,始渐为时人所重。晋初任中书令,加散骑常侍,力劝武帝排除异议,定灭吴之计。及吴平,进封为广武县侯,后出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惠帝即位,历任太子少傅、中书监等职,官至司空,进封壮武郡公。后因拒绝参与赵王伦夺权的阴谋被害。 ☚ 成公绥 傅咸 ☛ 张华晋代医生。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涿县)人。 张华1958—1982为抢救他人而英勇献身的优秀大学生。黑龙江省饶河县人。197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考入第四军医大学。他热爱祖国,关心群众,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在校内外做过许多好事。曾被评为三好学生、劳动模范、优秀共青团干部,多次受到奖励。1982年7月1日,在西安市为抢救掏粪落池的六十九岁农民,而献出了自己的年轻生命,表现了新时期大学生的高尚的思想道德风貌,成为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光辉榜样。中央军委授予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光荣称号。 张华 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大臣和文学家。他少年丧父,家贫,以牧羊为生。虽然生活十分艰辛,张华却聪明好学,苦读不倦,成为当时学识渊博的全才,受人瞩目。 ☚ 阮籍 陆机 ☛ 张华232—300西晋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官至司空。以博学多闻称著一世。今存诗30余首,词藻华艳,钟嵘《诗品》说他“巧用文字,务为妍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但也有清新佳作。原有集十卷,已佚,明人辑有《张司空集》。参见“物理”中的“张华”。 张华以博学多闻著称。著有《博物志》等书。记载了电学、声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了消除共鸣现象的方法。参见“文学”中的“张华”。 张华1958~1982中国人民解放军校优秀学员。黑龙江虎林人。197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为第4军医大学学员。1982年7月11日,不顾个人安危,抢先跳入粪池救人,被沼气熏倒,严重中毒窒息,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中共第4军医大学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批准他为优秀共产党员。1982年11月25日,中央军事委员会追授他“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称号。 张华 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晋初任中书令、散骑常侍,以力赞伐吴功封广武侯,迁尚书,后进为侍郎中书监。尽忠匡辅,加封为公。元康六年拜司空。后被赵王伦和孙秀所杀。有志怪小说《博物志》10卷,王嘉《拾遗记》里说,张华尝“捃采天下遗逸,自书契之始,考验神怪,及世间闾里所说,造《博物志》400卷,奏于武帝。”后整理成10卷,书中分类记载了异境、奇物以及古代琐闻杂事,又传《列异传》亦为张华所撰。 ☚ 成公绥 陈寿 ☛ 张华zhāng huá《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引据历代诸家本草(46)。人名。晋代政治、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涿州)人。少时家贫,好学不倦,读书博杂。年轻时所写《鹪鹩赋》一篇,被阮籍称赏,因而成名。官至广武县侯。在魏晋之际政治、文学活动中是一位重要人物。著有《博物志校正》。 张华232~300Zhang Huaman of letters of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Works: A Treatise on Curiosities,Frivolity,etc. 张华❶(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父张平,魏渔阳郡守。华学业优博,辞藻华丽,朗赡多通,图纬方技之书莫不详览。初仕魏太常博士,转河南尹丞,迁长史,兼中书郎。晋立,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数岁,拜中书令,后加散骑常侍。力主伐吴,并为度支尚书。及吴灭,封广武县侯。惠帝即位,为太子少傅。及楚王玮诛,以首谋之功,拜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贾后专权, 华尽忠匡辅, 弥缝𥙷阙, 虽当昏王虐后之朝,而海内晏然。赵王司马伦求录尚书事,又求尚书令,皆被华与裴頠固执不可,由是致怨。永康元年(300),赵王伦与其嬖人孙秀害华于前殿马道南,夷三族。时年六十九。 张华232—300西晋大臣、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晋初任中书令、散骑常侍,力劝武帝排除异议,定灭吴之计。灭吴后,出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惠帝时,历任侍中、中书监、司空。后被赵王司马伦和孙秀所杀。其诗多写贵族的宴乐等日常生活,辞藻浮艳。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张司空集》。另著有《博物志》。 张华232—300西晋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河北固安)人。少贫困。晋初为黄门侍郎。咸宁六年(280)灭吴时运筹帷幄, 负责后勤。后都督幽州诸军事,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统治。贾后干政,引为谋主。富于统治经验,故七、八年间尚能维持相对稳定局面。永康元年(300)为赵王伦所杀。精于典章制度,参与制定晋初礼仪宪章。博学多识,著《博物志》。文才为阮籍所重。诗作重词藻,缺乏社会内容,后人评为“女儿情多,风云气少”,辑成《张司空集》已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