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九章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九章律

 两汉时期最重要的一部法典。西汉初年,高祖刘邦令相国肖何参考秦朝法律,“取其宜于时者”制定而成。因为共有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9章,故名《九章律》。前6章借鉴李悝的《法经》及《秦律》,内容以刑律为主,杂有诉讼、审判、囚禁等规定。后3章是新增的大多为民事方面的法律,户律包括婚姻、赋税;兴律包括擅发徭役;厩律包括牛马畜牧等。《九章律》成为《汉律》的基本组成部分,两汉时期(前206年~220年),九章律虽屡经增删修订,但主要内容未变。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典部 > 中古典 > 九章律
九章律  jiǔzhānglǜ

漢代法典。丞相蕭何依秦律制定。律凡九篇,因稱。律文早佚,今知其九篇篇目爲《盗》、《賊》、《囚》、《捕》、《雜》、《具》、《户》、《興》、《廐》。前六篇沿秦舊制,内容以刑罰爲主,間有審判、禁囚等規定;後三篇爲蕭何所增,爲有關徭役、賦税、户籍、畜牧、庫蓄等法規,稱“事律”。參閲《漢書·刑法志》。

九章律

汉代主要法典,因分为盗、贼、囚、捕、杂、具、兴、户、厩等九篇,故称《九章律》。西汉王朝建立以后,为了规范社会生活,完备封建法制,在相国萧何的主持下,以《法经》六篇为基础,参考并吸收了秦律,增加兴、户、厩三篇,制定了《九章律》。律文早已失传,除已知上述九篇之篇名,据沈家本《汉律摭遗》考证,以史籍所载,“汉九章之律其目之可考见者盗九、贼十、囚七、杂四、具二、兴七、厩九,凡四十八。”又据《人民日报》1985年1月17日消息,湖北江陵发现一批珍贵的西汉竹简。久已失传的萧何汉律得以重见。这一重大考古成果。将有力地推动对《九章律》研究工作的发展。

九章律

也称《汉律九章》。汉高祖统一中国以后颁行的法典。相国萧何依照秦法,适应新形势,制订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九篇。前六篇大体同于秦律,源于李悝《法经》。后三篇是新增的有关户口、赋役、兴造、畜产、仓库等方面的规定,又称《事律》。原文已失传。

九章律

067 九章律

汉朝的基本法典,又称《汉律九章》、《汉九章》。刘邦统一中国后,于西汉初由丞相萧何所制定。《九章律》因袭秦律而有发展;律有九篇,故名之。律文早佚,仅存篇目为:盗、贼、囚、捕、杂、具、兴、厩、户。历来认为前六篇本《法经》而因袭秦律体例,汉三篇为萧何所创。但1975年发掘的云梦秦简证实,汉代以前已有户律、厩律名称。因此,萧何不是在某些篇目上有新创,而是在整体上于继承中有发展。《明史·刑法志》称:“历代之律,皆以汉九章为宗”,可以说明它在整体上的创造性。

☚ 汉律   魏律 ☛

九章律

又称“汉律九章”。西汉初期萧何主持制定的法典。以《法经》六篇为基础,增户、兴、厩三篇,合为九章,故名。其篇目依次为、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原文已失传。

九章律

西汉初年萧何主持制订的法律。战国时魏国李悝作《法经》六篇,即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秦国商鞅改其法为律,汉初曾约法三章,后萧何取秦法六律,又增户律、兴律、律,合为九篇,称《九章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