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候 九候古代诊脉方法之一,即三脉九候。含义有二: ❶全身遍诊法。将人体分成上(头)、中 (上肢) 、下(下肢) 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动脉,合称九候。头部: 上,两额动脉; 中,双耳前动脉; 下,两颊动脉。上肢:上,寸口动脉; 中,神门动脉;下,合谷动脉。下肢:上,男五里、女太冲动脉; 中,箕门和冲阳动脉; 下,太溪动脉。 ❷寸口动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以轻、中、重指力按,分浮、中、沉,合称九候。中医认为不同脉象主不同症侯,因而得名。这里指第 ❷种九候。 ☚ 八里 芤 ☛ 九候脉诊的一种测候方法。全身遍诊法,以头部、上肢、下肢各分天、地、人三部,合为九候;寸口脉法以寸、关、尺三部各分浮、中、沉,合为九候。详三部九候条。 九候❶脉的部位。《素问·三部九候论》: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 上部地,两颊之动脉; 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中部天,手太阴也; 中部地,手阳明也; 中部人,手少阴也” 。“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 下部人,足太阴也” 。“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❷脉象。《难经·十八难》: “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按寸、关、尺各有浮,中、沉,故称九候。 九候jiǔ hòu指诊脉的上中下三部,每部又分为天地人三候,共九候。《素问·调经论》:“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