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理学Mingdai lixue
即明代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自北宋兴起的理学,至南宋朱熹集其大成。明代理学,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❶明初程朱理学被奉为统治思想;
❷明中叶王守仁心学的崛起及王学的广泛传播;
❸明末对理学的总结和反思。
理学这种哲学化的儒学, 对于维护封建制度的作用, 自非汉唐时期的儒学所能比拟。明王朝的开创者非常懂得程朱理学的重要。早在明初开国伊始, 即有刘基、宋濂等理学家, 与明太祖朱元璋论道经邦, 议论礼乐之制,以孔孟之书为经典,以程朱注解为规矩。其后, 解缙等人对明成祖朱棣的讲筵、入对, 更是君臣唱和。遂于永乐年间, 在朱棣的御临下, 以程朱为标准, 汇辑经传、集注, 编为《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诏颁天下,即所谓“合众途于一轨,会万理于一原”,作为治国齐家的统一法理和准则。程朱理学遂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明代中期, 王学崛起并得到广泛传播。朱学虽然也还是官方哲学, 但逐渐退居次要地位。王守仁学凡“三变” ( “泛滥于词章”、“遍读考亭遗书”、“出入佛志”为前三变; “以默坐澄心为学的”、“专提改良知三字”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是后三变),最后建立了心学体系。其学说集宋明理学史上心学一派之大成,达到了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高峰。王守仁心学的主要论题有三: 一曰心即理: 二曰知行合一; 三曰改良知。这三个论题都围绕发明本心的良知这 一中心思想。可见, 他的思想渊源上承陆九渊立大本, 发明本心的统绪。由于王守仁事功赫奕, 弟子众多, 于是王学得到广泛传播。浙中则有王畿、钱德洪,“挤阳明而为禅”,为浙中王学。此外还有江右王学、南中王学、楚中王门、粤闽王门、北方王门等, 地域很广。王学后来影响最大的是泰州学派。王艮、何心隐、罗汝芳、李贽等, 都是当时有名学者, 对王学有所发展。
明末社会动荡, 天崩地解, 王学衰微。刘宗周和黄道周是明末两个理学大师。刘宗周持“慎独”之说,讲学于蕺山、明亡, 不食而死。黄宗羲、张履祥、陈确皆其弟子。黄道周精于 《易》学象数, 其天文历算之学, 十分深邃。方以智及“易堂九子”,对理学有所讥评, 进行反思, 由此产生了对理学的重新认识。明末清初随之兴起了以颜元为代表的事功之学; 王夫之为代表的总结诸子百家之学的哲学思想; 出现了探讨理学产生和发展的专门著作, 黄宗羲的 《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堪称为杰作, 兴起了以顾炎武所强调的“实事求是”的考据文学,对理学重视概念争辩而脱离社会实际的空虚迂阔学风有所批评,于是理学衰微,实学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