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明代的官田和民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明代的官田和民田 明代的官田和民田mingdai de guantian he mingtian明代封建土地占有制的两种形式。明初定制,分天下田为官田、民田两类,凡为封建国家或皇室所有并由政府征收地租的田地为官田。官田起初只有宋、元时的入官田地,后来名目渐多,有“还官田、没官田、断入官田、学田、皇庄、牧马草场、城壖苜蓿地、牲地、园陵坟地、公占隙地、诸王、公主、勋戚、大臣、内监、寺观赐乞庄田、百官职田、边臣养廉田、军、民、商屯田,通谓之官田。” ( 《明史》卷77《食货》一) 官田中对国计民生影响最大的是屯田,由国家提供种子、耕畜等并经营管理。洪武、永乐年间, 全国屯田面积大约90余万顷,加上其他官田,总面积便有100多万顷,相当于全国垦田总面积的1/7左右。宗室、勋戚请乞的钦赐庄田是一种私有化的官田,肆无忌惮地夺占民田,是明代田制中的腐败因素。其他官田由民间经营,政府征收地租。官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不得买卖,多以招佃承租为主,田丁免徭役。官田虽然比私田少,但是由于官田赋重,特别是占比重较大的江南官田赋重,因此官田收益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民田亦称“私田”, 与“官田”对称, 为私人占有的土地, 可以自由买卖,要按时向政府缴纳田赋。田赋较官田为轻,但是必须负担差徭。官僚、地主拥有大量民田,广大农民少地或无地,并且时时有被庄田夺占的危险。由于豪强兼并,隐占土地,农民赋重逃亡,明中叶全国纳赋土地数量锐减,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万历初,张居正主持清丈全国田土,查出大量隐占的官田、私田,均平赋役,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 ☚ 改土归流 一条鞭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