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香市
“香市”是乌镇旧时的一种民间风俗。“香市”有的地方称“庙市”,也叫“庙会”,历史由来已久,相传唐代已经存在。每年三月一到,镇上的各行商店,便陆续到土地庙前面的广场上,摆设临时的货摊,推销商品。
香市一开始,外地的各种“戏班子”都按期赶到,各选场地,露天演出。跑马戏、木偶戏、髦儿戏、猢狲变把戏、魔术杂技、动物展览,无奇不有。做髦儿戏的戏台,就搭在庙前面南面的高坡上。戏是做给神看的,俗称做神戏。做戏的费用由镇上商家摊派,赶香市的人们占神的光,都可以看白戏。头一出戏叫“风波亭”,纪念岳飞。
庙里面是神的世界,一支支蜡烛插满佛台,照得人眼花缭乱;一根根檀香烟雾缭绕,熏得满脸模糊;一尊尊泥佛默默端坐;一个个香客虔诚磕头。庙里庙外,木鱼声、叫卖声,敲锣打鼓声,吵闹声,响成一片,几里路外也听得见。
这期间,四乡的农民,都成群结队,乘了航船,或摇着赤膊船来赶香市。他们或背黄布袋或拎竹编香篮,顺便出售自己编的竹器、或其他产品,选购急需的用品。
赶香市的农村妇女,另外还有一项活动,就是在庙里烧过香之后,还要到土地庙前面的水潭里,洗洗手,俗称“洗蚕花手”。据说,在那里洗过手以后,养起蚕来就无病无灾。这是乌镇蚕乡一种特有的风俗。